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5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达4.25亿人次;截至年底,全国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
教育如何给百姓不断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起来看看《人民日报》的报道↓↓↓
人民满意
期待教育带来更多幸福感
*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
改革发展成就综述之三
“村里新办了幼儿园,条件好还免费。”看着孩子嬉笑玩闹,甘肃省静宁县祁川村的曾客飞喜上眉梢。
“从安徽老家到江苏南京打工,本以为孩子转学会遇到不少麻烦,没想到手续办得这么顺利。”安徽省霍山县的张荣强喜出望外。
“初中毕业后,一度想出去打工,幸好赶上免费中职教育,我才能继续读书。”在四川省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学汽修的叶雪对未来充满信心。
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百年大计”,也是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无论是在偏远山村还是繁华都市,孩子们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真切的获得感,都是教育改革发展成就最直观、最生动的体现。
补齐短板,不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教育的短板,关键就在贫困地区这个底部。
在河南省中牟县城东路小学,一幢崭新漂亮的四层教学楼已经投入使用。校长郝瑞说:“原来的教学楼是上世纪90年代村民集资修建的,地上墙上多处有裂缝,孩子在里面上课,总是让人提心吊胆。现在,孩子们不仅能在安全舒适的教室里上课,图书室、实验室、音乐室也一应俱全。”
城东路小学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一重大工程项目。“全面改薄”自年12月启动实施以来,规划新建、改扩建校舍约2.2亿平方米,购置教育仪器设备约亿元,惠及全国多个县的近2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其建设资金投入量之大、项目涵盖范围之广、受益学生覆盖面之多,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空前的。
△贵州省惠水县长田中心小学的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营养午餐。(忠建丰摄)
“土豆牛肉、酸辣椒炒肉、西红柿鸡蛋、筒骨萝卜汤”……贵州省惠水县长田中心小学食堂门口,张贴着周一到周五的供餐食谱。“每餐都是三菜一汤,菜谱一周一换。”六年级学生向梅霞说,“我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在学校吃营养餐。”
从年至今,中央财*累计安排资金亿元,从最贫困、最偏远的地区做起,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目前营养改善计划已实现国家扶贫开发县全覆盖,受益学生多万人。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跟踪监测显示,项目地区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逐步改善,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一项项改革举措、一组组数据见证着近年来教育成果惠及贫困地区的成绩: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学生资助*策体系已经建立,5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达4.25亿人次;年春季学期开始,“教育经费可携带”,全国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纳入“两免一补”*策范围;年排查出的1.88万名辍学农村留守儿童,基本都已复学……
穷校摘穷帽,学生露欢颜。补齐贫困地区的教育短板,其实就是守住了民生的底线,守住了教育的公平与社会的公正。
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面向每一个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亿万群众内心的呼唤。
教育要均衡发展,就要解决地区不平衡问题。得益于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来自重庆云阳县上坝乡的学生万方玉,走出闭塞的大山,圆梦北京大学。
像万方玉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国家从年起将新增招生计划主体全部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3年来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共安排90余万人,相当于为中西部地区增建了近百所万人大学。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每年的招生名额也从1万人增至9.6万人,累计录取学生37万人,形成了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湖南省长沙市育新小学学生和跳马小学学生一起种下友谊林(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