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孟津区小浪底大坝库区山水交融、美景如画(4月29日摄)。近年来,该区持续推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河沿岸荒山植树造林和*河湿地生态修复,呈现出水蓝、山青、鸟翔的生态美景。郑占波马绍磊摄
□本报记者刘晓阳赵一帆李运海
初夏时节的*河郑州段,天高水阔,林草丰茂,空中飞鸟翔集,动静之中演绎着生态之美。
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出“让*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地处*河“豆腐腰”部位的河南,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河流域中游“治山”、下游“治滩”、受水区“织网”的思路,河南统筹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出台一系列创新性*策措施,加速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流域生态建设,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在*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
聚焦生态河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刘庄国控断面(豫鲁两省跨省界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为标准,如果水质在Ⅲ类基础上每改善一个类别,山东将给河南万元补偿;如果水质在Ⅲ类基础上恶化一个类别,河南将给山东万元补偿。”去年4月,一份特别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开启了我国省际间*河流域生态治理共担共享的新篇章。
上月底,“对*”协议期满一年。良好的*河水质,让河南获得了山东的生态补偿金1.26亿元。
“一年间,刘庄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关键污染物指数也持续下降。”5月15日,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说。
水质改善的背后,凝聚着利刃向内的魄力。对重点河流实施“一河一策”整治,持续推进入河排污口、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乡污水等综合治理。全省共实施个综合整治项目,治理黑臭水体排污口个、农村黑臭水体41处,划定个乡镇级水源保护区。
*河治理问题“表象在*河,根子在流域”。去年,省生态环境厅牵头编制了*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了*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了25个重点涉水行业减排措施技术指南,并在流域内率先完成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年我省*河流域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大气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7.9%、14.8%,流域内35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比88.2%,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河治理,久久为功。只有不断提升流域内生态保护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才能使水清岸绿成为常态。近年来,我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除“四乱”陈年积弊,高效推进“百千万”*河生态保护治理试点工程,以“四水同治”协同推进*河流域治理。
好生态成为珍稀鸟类的家园。在*河流域孟津段,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鹳、“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在此惬意生活;新乡、开封等地*河滩区,前来越冬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大鸨数量稳定在多只;天鹅之城三门峡,大天鹅数量从10年前的几百只增至00多只……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守护母亲河
保障*河长久安澜
5月9日,在*河河南段三官庙控导工程上,一场紧张有序的防汛演练正在开展。原阳*河河务局的抢险队员们高喊号子,熟练地抛投柳石枕、制作铅丝笼……这一幕让人不禁回想起去年秋汛中*河的波涛汹涌。
去年8月下旬后,受强降雨影响,*河干流及多条支流接连涨水,洪水历时47天,场次之多、量级之大、历时之长历史罕见。
“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流量持续了20多天,黑岗口下延控导工程出险最多,达次,最多时一天抢险10多次。”开封第一河务局局长潘佳良说,河务部门、地方*府协同作战,最终没有一处小险酿成大险。
万里*河,险在河南。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委科学精细调度干支流水库拦洪削峰错峰,花园口断面流量得以长时间控制在立方米每秒,大大降低了下游河道漫滩的风险。
全省各级*府部门统筹整合水利、河务部门技术人员与群防队员,24小时不间断巡堤查险,对险情抓早抓小,把隐患消除于萌芽,实现了滩区不漫滩、工程不跑坝、人员不死亡的目标,在公里*河大堤上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
*河复杂难治,症结在于水少沙多。巨量的泥沙来自*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的水土流失,成为*河泥沙为患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河河南段通过实施小浪底调水调沙、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减缓了*河泥沙淤积,逐渐构筑起稳固防线,牢牢守护了母亲河的安澜无虞。
打造数字河
把*河装进“计算机”
去年10月,*河实验室揭牌成立。作为我省首批省实验室之一,*河实验室是贯彻落实*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抓手。
“初步建成数字孪生*河,为*河保护治理装上‘最强大脑’,是*河实验室的‘招牌’动作。”参与*河实验室筹建工作的*委国际合作与科技局科技管理处副处长席会华说。
数字孪生*河指的是对现实中的*河流域全要素和保护治理活动全过程进行数字映射、智能模拟、前瞻预演,与现实中的*河流域同步仿真运行、虚实交互、迭代优化,以实现对现实流域的实时监控、优化调度。
“好比一对同卵‘双胞胎’,数字孪生*河是真实*河的虚拟对照体,是‘装’在计算机里的*河,它们同步迭代、孪生模拟。”*河实验室专家、*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夏润亮说,这个“孪生兄弟”能够提前预判真实*河的“一举一动”,为*河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河实验室正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形成数字孪生流域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产业化为一体的全链条科技创新组织模式,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带动我省科技整体发展和创新。
就在前不久,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孪生水利项目,“数字孪生小浪底”建设全面展开。该项目计划在今年汛期前完成小浪底工程大坝、泄洪建筑物相关数据的采集,集成相关的水情调度及工程安全监测数据,投运小浪底智慧集控中心和小浪底数据中心,初步满足防汛调度会商及大坝安全会商需求。
建设幸福河
百姓获得感不断提升
随着*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发生巨变,绿色发展深入人心,两岸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高。
——有序实施沿*生态廊道建设示范工程。统筹推进绿化、彩化、美化,对*河进行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目前,沿*生态廊道干流右岸已基本贯通,左岸已贯通公里。沿*生态廊道突出*河特色风貌,推进水、滩、林、文化、城市融合发展,成为集生态廊道、森林步道、快速通道于一体的生态*河出彩亮点。
——加快推进*河湿地公园群建设。以郑州*河湿地公园为试点,着力打造湿地公园群,逐步恢复*河湿地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规划新建52个湿地公园,逐步形成“一县一湿地”的生态保护格局。
——实施*河滩区综合治理。即将出台的《河南省*河滩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规划》,因地制宜布局滩区国土空间,科学有序实施综合治理,为滩区实现生态良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同时,选取郑州、开封、新乡等区域开展耕地高效利用试点,引导实施适度规模化经营,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如今,兰考县*河滩区已种植3万亩优质苜蓿,封丘县40万亩滩区耕地已基本完成居民搬迁、土地整理等工作,新乡市平原新区生态观光农业试点、中牟县和开封市祥符区菊花种植试点都在有序推进。
一条水沙协调的“安澜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河”、创造美好生活的“幸福河”正在绘就……*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以新的姿容造福中原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