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企业的发展除了战略的匹配,更多的是管理手段和理念的升级,企业为了保持可持续增长率及有序的发展,需要推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为其提供有力的财务保证。新型竞争环境下,财务工作也面临着转型,财务人员要从传统的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升级,而解放人力,转变会计职能,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及运营风险,均需要依靠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支撑。因此,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重要性
首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模式下,各分公司的财务数据都是透明的,依托企业ERP管理系统,融合业务端及财务段的信息,嵌入多个子模块,如人力系统模块、采购模块、存货模块、合同管理模块、预算系统模块、财务报账系统模块、扫描系统模块、会计核算系统模块、发票连接系统模块、银企直联系统模块、支付预警系统模块等。既优化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又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全局性,整体意识。
打破了业务壁垒,让信息充分共享,降低企业沟通成本,达到了数据可追溯,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其次,通过对重复度及标准化程度高的财务业务,进行整合,统一核算标准、*策及流程,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降低了人为差错率,更为数据收集和整理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再次,集团公司对相关子企业及成员单位,数据实现动态监控,将制度嵌入流程,为内控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作到企业风险可控在控。最后,通过释放人力,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有助于促进财务管理转型和提高财务分析质量,为企业集团战略选择及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 集团企业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2.1流程再造及整合成本较高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采用的还是传统型的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实现财务人员的物理集中,与原财务部门相分离,组建全新财务共享中心组织架构,配备新人员;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汇报流程,明确新岗位职责;制定配套共享中心的管理制度、固化业务流程,以上种种行为,无疑是增值了企业整合成本,又造成了地域限制。
2.2涵盖业务范围有限信息缺乏全面性
财务共享服务大多对标准化、单一且重复性较高的业务进行统筹管控,因技术条件的限制,对复杂业务、特殊业务的流程设计及管控还需逐步优化及完善,如果集团企业有跨国业务,因业务类型的复杂性,核算准则的差异性,使得有些业务在财务共享平台中,无法实现数据信息全涵盖的,这就对财务的管控形成了风险敞口,部分财务数据无法在共享平台中自动提取,依然需要财力人员,手动收集及汇报,可能导致汇集数据不及时及存在偏差的情况,同时也对全面预算指标管控及考核产生了制约。
2.3系统安全性及兼容性存在挑战
集团企业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因新公司的接入,会产生新的端口,兼容性及网络信息安全性,将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的一个挑战,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升级或者进行硬软件的更新迭代,然后对人员的进行培训,这些将提高企业整体营运成本。同时,如果安全性不能得以保障,还有可能造成数据丢失或者被篡改的风险。
2.4原始票据及档案管理有待提升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上线后,原始票据的管理难度增加,大量的原始票据在报销后或者报销前,源源不断的从世界各地传回共享中心,未实施财务共享中心之前,财务见到原始单据再进行账务处理,现在有的企业,为了提高财务的审核效率,可能先审核电子票据,进行账务处理及报销,待后期再陆续整理纸质单据,在匹配纸质单据和电子单据的过程中,无形多增加了一道工序,增加了整理的工作量。若等纸质单据邮寄后,再进行账务处理,从一定程度上,难以发挥出财务共享中心的及时性的优势。同时邮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丢失损坏的情况,为后期原始凭证的核对整理归档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5法律及税务风险增加
传统的共享中心管理模式,大都是区域性集中办公,这就容易造成共享中心的核算人员与业务发生地不在同一地域,当共享中心核算人员对业务发生地的法律法规、财税*策不了解时,可能就会产生处理错误。如对国外核算不了解,会计科目确认计量错误,税费计提不准确等,从而引发财务风险或者法律风险,容易给集团公司带来实质经济损失。
2.6财务共享服务功能单一
现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基本实现的数据共享职能,但尚未形成数据库,实现大数据透视分析或者趋势分析还需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完善。总体而言,服务功能单一,只限于集团企业内部的数据统计,对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职能的支持力度有限,智能化升级之路还很漫长。
2.7财务账务处理效率不高
财务共享中心的上线,在财务数据提取及入账的统一性上,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部分企业,在会计审核报销的环节,依然存在处理效率不高,存在单据积压等情况,没有体现财务共享中心的优越性。这也需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