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杨凌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冯刘克通讯员吕运奇陈志彬
8月16日,在韩寺镇荣庄村的农田里,数十台的耕耘机械轰鸣不止,大型深翻拖拉机来回穿梭,村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把灾后恢复重建当做了主战场。
在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中,韩寺镇5.08万亩良田被淹,2.74万亩农田绝收,仅农业生产经济损失高达1.52亿元。连日来,韩寺镇*委*府一边构筑“固若金汤”防控阵线,一边开启“热火朝天”恢复生产热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灾后重建和经济发展三场硬仗。
专家精准指导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您赶快看看我们家的辣椒、西红柿,还能不能返青,能不能救活?”韩寺镇古城村村民一听说中牟县农委的专家到田间指导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工作,便早早的等候在地头。
为最大程度的帮助群众减少损失、挽回损失,韩寺镇*委*府本着无灾田块促增产,轻灾田块不减产,重灾田块保成活,绝收地块快复耕的原则,在灾后第一时间邀请中牟县农委的多支农业技术指导队伍驻村指导,协助村民进行补种抢收、。
“被泡了半截的玉米和西红柿已经无力回天,赶紧清除、腾茬、复耕,抢抓时机,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叶类蔬菜,还不耽误大蒜的种植。”
“辣椒长时间被洪水浸泡,虽然叶面看着没事,但根茎部已发黑,赶紧腾茬吧!”
“这块地需要尽快排水,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生物菌肥、合理使用芸苔素内脂,一定要做好病虫害防治。”
农业技术指导团队一个村挨着一个村转、一块地挨着一块地看、一家挨着一家的手把手指导。通过开展抢收、抢耕、抢种、抢管的立体式、精准式农田技术服务,韩寺镇累计完成补耕补种农田0.55万亩,开展田间生产管理农田3.45万亩。群众通过抢收、农田精细化管理,每天蔬菜交易量可达吨,最大限度的减轻群众损失,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
速排农田积水*群同心耕好“责任田”
“农田排水是当前恢复生产的第一要务,不能等、不能靠、更不能歇一歇,要尽快尽早的排完农田积水,决不能耽误秋粮种植。”土地是农民的根,为确保尽早复耕复种,韩寺镇*委*府成立了工作专班,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班子成员分包到村、包村干部责任到组、村组干部分包到户的工作机制,形成全镇上下一盘棋,一场战役打到底的工作局面。
“要赶紧趁着现在天气好、温度高,把土地晾晒出来,要不一场大雨就功亏一篑了。”陈桥村*支部书记陈占伟说。正午时分,露天农田高温接近38℃,又湿又热的气浪让人站不住脚,陈桥村的*员干部正带领着几十名群众顶着烈日,在积水农田里清沟沥水。为加快农田排水进程,他们打破村与村、户与户的地边壁垒,组织大型机械设备在地里挖明渠排深水,集中水泵排死水。截止目前,韩寺镇累计完成农田排水4.9万亩,晾晒土地万亩。
深翻晾晒土地强抓时机按下“加速键”
韩寺镇组织多台机械设备,免费为群众深翻板结的土地。在荣庄村,烈日炎炎,轰轰作响的机器声驱走了群众焦虑的心情,有目标就有干劲,有行动就有希望,他们纷纷走进田间地头,或捡拾塑料袋、或清理杂草垃圾。一时间,多户村民,50多名村组干部和志愿者,10多台土地深翻拖拉机,汇聚成一幅热火朝天的恢复生产画面。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在汛情发生后,在韩寺镇*委*府的统一指导下,*员干部和群众坚持“水退人进”,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工作,一方面结合受灾的实际情况,在中牟县农委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协调土地深翻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耙、小型勾机、运输车等50多机械设备,对2.74万亩水淹农田进行统一土地翻新、杀菌消*、播种育苗,抢抓农时、恢复生产,努力将损失将至最低。另一方面组织广大干群不等不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巩固落实受灾情况,逐家逐户的统计受灾面积,积极开展农田排水、杂物清理、村民农田受灾情况统计、土地深耕消杀等系列工作,抢先按下恢复生产生活“加速键”,为秋季大蒜、草莓以及各类蔬菜的种植扫清障碍、铺平道路。
保障农资供应未雨绸缪打通“供给链”
按照“田里损失地里补、夏粮损失秋粮补”的要求,韩寺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同上级部门对接,成立农资供应保障专班,加强农业生产物资调度,紧急调运各类种子0公斤、农药40余吨、肥料余吨;并及时将种子分发到受灾群众手中,组织群众抢抓农时,抢播抢种。为确保秋季农业生产生活的正常开展,组织镇村干部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主动了解群众农资需求,以村为单元明确专人负责统计。采取“集中代购+统一配送”模式,协调农资经营商户开展“点对点”“无接触”式配送,在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的同时,解决群众恢复生产的后顾之忧。
风雨终将过去,阳光总会到来。无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灾后农业恢复生产,韩寺镇的广大*员、群众、志愿者积极参与,鲜红的*旗和红马甲映照在了恢复生产、深耕翻晒、防疫一线,形成了“*员带头,群众自发”的动人场面,*群一心,共建家乡。
编辑: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