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战国时期六国的无奈与纠结
TUhjnbcbe - 2022/8/16 6:29:00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我是卓言,我们一起终身学习,第天。

每天一本书,今天我们来读《战国歧途》(下)

我们知道,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终局是,秦国选择了变法之路最终兼并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王国。而不幸的六国选择了错误的道路各有各的不幸。今天我们说说,六国为什么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走向了失败的结局,它们当时的考虑是什么。

一、魏国

战国开局,魏国是最强大的。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一任君主魏文侯重用了一批有才干的“士”,迅速把魏国国力发展到巅峰。魏文侯把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当作老师,任用西门豹治理“邺”这个地方,重用李悝搞变法。在“士”的帮助下,仅仅过了二十多年,魏国就击败西方的秦国,占领了*河以西地区;随后占领北方的中山国;紧接着联合赵国、韩国入侵东方的齐国,俘虏了齐国君主;后来又击败南方的楚国,夺取了不少土地。

但历史告诉我们,战国时期的魏国国运是高开低走的,到后来几乎没什么声响了。这是为什么呢?以前对于这件事情的解释是,魏文侯的孙子魏惠王能力不足,不会用人,像孙膑、商鞅都是先来魏国找工作,但魏惠王有眼无珠,没有任用。结果孙膑去了齐国,商鞅去了秦国,导致魏国对手的力量变强了,因此魏国失去霸主地位。

不会用人这个原因确实重要,但本书强调了一个新的观点,魏国不能在战国争霸中最终获胜,制约因素是地缘条件。

魏惠王在位期间做了一件改变魏国国运的大事,这就是迁都。魏国都城原本在安邑,今天山西夏县,后来迁都到东南方的大梁,今天河南开封。所以,魏惠王在史书上又被称作梁惠王。

魏国为什么要把都城迁到东南方向呢?以前的解释是,都城安邑距离秦国太近,所以要避敌锋芒。其实,魏惠王把都城东迁大梁,并不是为了避秦,恰恰是因为魏国没把秦国放在心上。当时的秦国还很落后,都城也不在咸阳,而在一个叫“雍”的西部城池,对魏国没什么威胁。

魏国迁都是出于发展国力的考虑。魏国版图狭长弯曲,看起来像是一只弓起身子的毛毛虫。原来的都城安邑在西部。随着魏国势力不断增强,魏惠王想争取霸主地位,就不能躲在角落里,必须要密切同各国的往来。于是魏惠王把都城迁到距离楚、齐、赵、韩都很近的大梁城,也就是后来的开封。历史证明,魏惠王把国家中心东移,确实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靠着当年祖父魏文侯、父亲魏武侯攒下的家底,魏惠王才得以更进一步,从“侯”升格为“王”。

但从长远看,魏惠王为国家选择的这条路后患无穷。的确,魏国国力强盛,单挑哪一家都不成问题。但它把都城迁到大梁这样一个地形平坦、天下之中的地方,相当于站在一个方便被别人群殴的位置。不说别的,只是孙膑就曾两次带齐国*队进攻大梁,击败魏*。更可怕的是,*河距离大梁不远。纵观中国两千年历史,你会发现利用*河击垮大梁城的事件不断重演。秦灭魏国,曾水淹大梁。一千多年后,金朝大*包围开封灭掉北宋,利用了*河结冰的机会。后来,李自成攻取开封,也是用了水淹的办法。到民国时期,国民*炸花园口,又一次让开封城受难。

迁都大梁不只使魏国都城置于四面受敌的境地,还为秦国发展消除了阻碍。秦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完整占据了关中盆地。关中盆地沃野千里,农业经济发达,同时周围有高山包围,易守难攻。秦国后来兼并六国,就是背靠西方以关中盆地为基础,集中精力对付东方的。

原本魏国的都城在山西夏县,从地缘上讲,恰好扼守关中盆地的东部出口,直接威胁秦国。魏文侯时期,魏国在吴起的努力下,势力曾扩展到西河之地,占据了关中盆地的东段。吴起曾说:让我施展出全部才华,我一定可以灭掉秦国。以西河为根据地,魏国可以称王于天下。但魏国迁都,相当于把关中盆地送给了秦国,为秦国后来完整占据关中并崛起提供了便利。

历史不能假设,但如果魏国没有迁都,历史发展将很不一样。

二、韩国

最初,魏国和韩国的大本营都在今天山西西南部盆地。魏国以运城盆地为中心,韩国略靠北,以临汾盆地为中心。后来,魏国朝东南方发展,把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今天河南开封。韩国也向东南发展,都城从平阳迁到阳翟,灭郑国后又迁到了郑,也就是今天河南中部的郑州的新郑市。这里平原广阔,交通便利,但问题也同样突出,首先是位于天下中心,发展空间有限,其次是容易遭到周边国家入侵。与魏国相比,韩国国土更多位于中原,所以问题更突出。因此,一直以来,韩国都是七国中比较弱的一个,秦国兼并六国的大业,也是首先拿韩国开刀的。

三、赵国

赵国最初的根据地在太原盆地,三家分晋后为了寻求发展,也有过迁都的历史。赵国把都城从晋阳,也就是今天山西太原,迁到中牟,注意这个中牟不是今天河南郑州东边的中牟县,而是河南东北部的鹤壁。不过,赵国在中牟定都时间不是很长,之后,赵国把都城又迁到邯郸。

你看,韩、赵、魏迁都,目标都是广阔的华北平原。这里地形平坦开阔,农业条件好,经济发达。但共同的问题是缺少山川保护,容易遭到*事威胁。不过,与魏国、韩国不一样,赵国的腰杆子一直都比较硬。战国后期,赵国甚至与秦国当面叫板,打了那场著名的长平之战。

赵国为什么能够强大?既然实现强大,为什么没能统一全国呢?

书中提到,赵国的盛衰与一个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是国内两股势力的斗争,一股势力来自赵国都城邯郸,另一股势力来自北方的“代”这个地方。代地相当于今天山西北部以及附近的河北、内蒙古一部分地区。

邯郸位于华北平原,农业和商业发达。代地虽然在偏远寒冷的北方,穷了点,却是优良的马场。赵国之所以能多次打败秦国,就是因为获取了代地的骑兵,实施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

不过,代地也给赵国注入了不安定因素。这就要说到“胡服骑射”的主人公赵武灵王。《史记》记载,赵武灵王虽然“胡服骑射”取得成效,但死得很惨。原因是他宠爱吴娃,于是废长立幼,让吴娃生的小儿子赵何当了太子。后来赵武灵王觉得对不起长子赵章,就把他封为代王,结果兄弟俩手足相残,他本人也饿死在沙丘宫中,十分悲惨。

但本书作者认为,真实的情况其实是代地和邯郸之间的矛盾。同战国时期大多数君主一样,赵武灵王也想要赵国强盛,于是格外注重对代地的开发利用。赵武灵王做了一件很激进的事情,这就是退位,把王位让给小儿子赵何,自己带着年龄稍大的长子赵章去经营北方的代地。成效很明显,三年后,赵国凭借代地发展起来的*事力量击溃了中山国,这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权,一直都是赵国的威胁。

赵武灵王是一国之君,他的所作所为是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的。但在邯郸享清福的贵族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赵武灵王过于重视代地而忽视邯郸,必然引起邯郸旧贵族的不满。随着邯郸旧贵族和代地新贵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冲突最终表现为两位王子的斗争。小儿子赵何在邯郸长大,获得了旧贵族支持;大儿子赵章一直跟随父亲经营代地,代表新贵族。结果,综合实力更强的邯郸集团获胜。很不幸,赵武灵王和长子赵章都在*治斗争中丢了性命。

从此以后,邯郸在赵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当然,代地是赵国*事力量之所在,赵国统治者不能放弃代地,但代地也注定无法获得国君的信任。正因如此,赵国渐渐失去了与秦国直接抗衡的*事底气。

你看,赵国国君的确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但贵族力量会牵制君主,这是西周分封制遗留的老问题。

四、齐国

春秋末期,晋国和齐国*局都发生了剧变,不过晋国内部各贵族是明着干,互相兼并了好几轮,而齐国内部却上演了一场“偷梁换柱”的大戏,*权所有者换成了“田氏”,但“齐国”这块牌子却保留了下来,过去的体制和传统也统统被延续下来。

问你个问题,齐国的都城在哪儿呢?你的答案或许是临淄。答案没错,但不准确。齐国其实有五个都城,临淄是首都,临淄的东部还有即墨,东南有莒,西有高唐,西南部有平陆,它们都是齐国的都城。

齐国的这个现象正是西周分封制遗留的。作者提到,齐国是战国各个大国中唯一没有实施郡县制的。郡县制意味着君主集权,全国所有地区都听命于国君。可惜齐国的历史包袱太沉重了,君主权力很难集中。

其实,齐国国君也试过争取集权,比如兴办了稷下学宫,招揽天下人才,试图通过士人的力量削弱贵族势力。另外,齐湣王赶走了孟尝君。孟尝君是与国君同宗的大贵族,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养了三千门客。对于国君来说,他毫无疑问是巨大的威胁。但即使用了各种手段,齐国旧贵族的势力依然很强大。

后来秦国兼并六国时,齐国发生了一件既可笑又可悲的事情。听说秦国*队打来了,齐国大小贵族闻风而降,没有逃跑也没有反抗,在他们看来,服从于哪个君主都一样。

为什么齐国君主无法顺利实现集权呢?作者认为,或许是齐国人太有文化了。齐国有两个邻居,西南边是鲁国,西边是宋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完好保留了古老的周代制度,宋国是商代王族的封国,历史悠久,崇尚传统,再加上齐国本地稷下学宫掀起的学术风潮,齐国人的文化水平在各国中是比较高的。因此,齐国君主想要改变传统,就不太容易。相反,秦国落后,国民文化素养不高,推行变法反倒很容易。

五、楚国

春秋时期楚国的存在感很强。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我们都听过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但到战国时期,你会发现楚国几乎没什么动静。唯一说得上名字的是那位昏君楚怀王,但他的故事都和寻欢作乐有关,什么“巫山云雨”“湘山之会”“郑袖争妒”,屈原之死似乎也跟他有关。

为什么战国时期,楚国的进取心消失了呢?

作者认为,其实还是跟贵族有关。君主要集权,国家要发展,各国之间掰手腕是一种办法,埋头积蓄力量也是一种办法。

楚国的贵族势力很强大,很难像秦国贵族那样被顺利铲除掉,有什么办法既能增强国家整体实力,同时又不会激起贵族反对呢?吴起提了一条建议,“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把贵族们迁到地广人稀的地方去搞开发。楚国地处南方,统治中心在今天河南南部和湖北一带。既然七国都在争抢中原,楚国不妨掉头开发南方,即今天的湖南一带。正因为这样,战国时的楚国失去了迅猛的北上势头。

六、燕国

本书在介绍燕国时所起的标题是“燕过无痕”。因为直到战国最后年,燕国才在史书上留下比较像样的一笔,这就是燕王哙的禅让。作者认为燕王哙是个践行墨家理想的人。墨家讲“兼爱”“尚贤”,燕王哙索性把王位禅让给了相国。看到这样的事情,太子蒙了,怎么能这么干,后来表示了反对,结果兵败被杀。趁着燕国内乱,南方的齐国捏柿子捡软的捏,发兵灭了燕国。其他几国看到了表现的机会,搞了个国际调停让齐国退兵。后来,燕王哙的儿子继位,这就是燕昭王。与父亲相比,燕昭王是个明白人,重用乐毅,最终率领联*打败齐国,复仇成功。

总的来说,燕国的位置过于偏远,与中原各国并没有太多交集。

同样地处偏远,有个国家却在努力参与中原事务。这就是越国。

越国的大致位置在今天浙江一带。提到越国你能想到什么?可能是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能是西施和范蠡的故事。越国在历史上确实有过精彩的亮相,越国灭掉吴国后,在中原组织会盟,确认越王勾践的霸主地位。但亮相后,越国就匆忙下场了。我们在讲战国历史的时候,即使是燕国这种没什么存在感的国家,好歹也名列“战国七雄”。但很少有人提出在“战国七雄”外给越国补个名额,凑两桌麻将。

为什么越国来去匆匆呢?

作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越国的文明程度太落后了。且不说建立当时最先进的中央官僚制、地方郡县制,越国连周代的宗法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越国灭吴之后,勾践既没有把新获得的土地收归自己所有,也没有分封给功臣和亲族,他竟然拿着战利品搞土地大派送,给宋国一点、鲁国一点、楚国一点。原因是这些国家跟曾经的吴国有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

燕国国君好歹都能学点墨家理论,搞个禅让什么的,怎么越国的文化水平总是提高不了呢?

作者认为或许是越国自然条件太好了。江南水乡,物产丰富,越国人不发展农业也可以吃饱肚子,没必要费脑子学习知识、钻研技术。所以,我们看史料记载,勾践时代的越国一切都在围绕战争打转。别国人提到越国人,条件反射想到的,一个是善于游泳、划船等水上项目,还有一个是能打、拼命、野蛮未开化。

六国为何走上“歧途”,已经解释完了。你会发现,国君都很积极,士人也很尽力,但迫于现实条件,站在路口,看起来道路很多,但能选的并没有几个。韩、赵、魏为了发展国力,选择离开山西,把重心放在华北平原,代价是牺牲了国家安全。齐国、楚国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国君活动的空间很有限。燕国和越国位置距离中原比较远,很难紧密参与中原争霸,即使硬凑上去,可惜也还不够格。

说了“失败者”为什么走向“失败”,我们似乎没有直接讨论“成功者”为什么能够“成功”。

一直以来,关于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的讨论太多了。答案很丰富,比秦国占据了关中盆地,这里农业发达而且*治安全。另外,秦国封建势力比较弱,秦国君主能顺利吸引各国优秀人才来秦国推行改革。

正如我们做选择的时候,有的事情不是我们主观意志决定的。作者认为,秦国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打开中国的地形图,中国地理由高往低三级阶梯,六国的核心地区都在最低一级阶梯的大平原上,彼此之间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障碍,而秦国背靠青藏高原居高临下俯视六国。从开局,秦国就不一样。

但要注意,秦国的成功,绝不只是得益于地理优势,更要看到秦孝公曾重用卫国人商鞅推行变法,秦惠文王重用魏国人张仪在外交上实施连横,秦昭襄王重用楚国人白起多次取得对外作战胜利,秦王嬴*重用楚国人李斯、魏国人尉缭最终兼并六国。这是一场持续一百五十年的漫长接力赛。一代代秦国君主在一位位士人的帮助下,不断校准方向,不断发力。正因为这样,秦国才避免像其余六国那样,在战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或许一时绽放,却最终遗憾地在岔路上越走越远。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您的点赞、

1
查看完整版本: 战国时期六国的无奈与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