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简介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雁鸣长空闪亮金秋
TUhjnbcbe - 2022/8/16 6:19:00

编者按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雁鸣湖畔,群贤毕至。10月27日,第七届雁鸣湖金秋笔会暨《雁鸣金秋》诗歌卷、散文卷首发式在中牟举行。毕淑敏、叶延滨、何向阳、邢*纪、孙荪、李佩甫等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知名作家、评论家、诗人等齐聚于雁鸣湖畔,共襄文学盛会。此次活动由省评论家协会、河南日报文艺部、郑州大学出版社、中牟县委县*府主办,中牟县委宣传部、《散文选刊》杂志社、河南日报中原风读书会、中牟县文联承办。

从年开始,18年来,“雁鸣湖金秋笔会”已举办了七届,全国许多作家都曾到中牟参观采风,并为这里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所震撼,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描摹出了中牟的日新月异和蓬勃生机,创作出美文佳作一千多篇。《雁鸣金秋》诗歌卷、散文卷正是历届雁鸣湖金秋笔会的名家作品集,这些作品给予了新时代中牟更深刻、更形象、更生动的解读、诠释和表达。

河南日报中原风版本期特别策划,推出“雁鸣长空闪亮金秋”特刊,刊登评论家孙荪特别为《雁鸣金秋》诗歌卷、散文卷撰写的评论文章,作家毕淑敏、李佩甫书写中牟的佳作,评论家何弘作的书序等,使广大读者对我省基层文艺事业的发展有更深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经济腾飞中的文化翅膀

作者:孙荪

我面前摆着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厚重而又典雅的两部文学作品,同题为《雁鸣金秋》,一为诗歌卷,一为散文卷。实际上它是一部大书。其诗歌卷收诗歌首,散文卷收散文篇,分别是从多篇来稿中选出来的。

以我的阅读视界,这些诗文的质量之佳,作者在诗歌界散文界层次之高、范围之广,不能不让人击节赞叹。难怪编者不无自豪地说,这是从“雁鸣湖金秋笔会”这棵树上采摘的两大筐果实。

故事都是从这个“雁鸣湖金秋笔会”开始的。

以这个颇有诗意的名字命名的笔会,自年开始,居然一发而不可收,18年连续举办了七届。先是邀请省内作家诗人记者,然后国内名家,也有海外作者,随着影响力日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文学界新闻界乃至文化界各方大家和文艺爱好者,欣然而至。仅就诗歌界而言,中国诗歌学会的几届会长和河南诗歌学会的领*者悉数光临。今年河南省散文学会索性把一届散文年会放在中牟。名家接踵而至,自然留下了批量新制佳作,同样自然而然,媒体和期刊上关于雁鸣湖、关于中牟的文章信息,连篇累牍,不胫而走。

真想不到,雁鸣湖畔的文学雁阵,在21世纪,这样劲健地飞了起来!

这在中牟县的历史上,肯定是绝无仅有的。在文学的意义上,以如此的规模,对现实触及的如此广度,对历史激活的如此深度,对文化开发的如此强度,无论放到那个县的历史上,都是鲜见的。

当然,雁鸣湖的文学雁阵的起飞,不是湖畔文学的“自鸣得意”,不是不问世事的无病呻吟。是土地上长出来的花木,是接地气的笑声忧叹,是言之有物的文章,是经济腾飞改革开放的现实孵化出来的时代产儿。

抓住机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劲健的口号。更有号召力的,叫做抓住战略机遇期。

中牟县正是在这里为文学雁阵造就了深厚的背景和充分的条件。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亲眼目睹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县飞速发展的真实情景,不禁常常想起上面两句话。

所谓“平平常常的小县”,当然不是看不起历史上的中牟县。但实话实说,它多少年以来,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县。无论县域规模、人口、山川、物产、文化等等,皆乏惊人之处,也没有想到它有“暴发”的可能。

斗转星移,中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到了。21世纪到来前后这一段时间,郑州东区往东,各路神仙都看好了中牟这块宝地,争先恐后接踵而至,大显身手。于是,成规模的汽车制造产业,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高规格的地产项目,以及新型医疗、教育机构,新业态的商业服务业,高科技农业,绿博园海洋公园湿地公园,贾鲁河及其他水系治理,等等,眼看着,一个小县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收入等重要指标,一步步走到全省县级的前列,一方充满现代气息的田园都市、都市田园,在这里拔地而起。放在几十年前,只要有其中任何一个项目都会引起人们的惊叹,可现在是星罗棋布。真如一位诗人所咏叹的“中牟是一枚金色的纽扣”,虽然不大却十分靓丽。也如一位评论家所点赞的,“美丽中牟是美丽中国的缩影”。

这样,就容易理解文学家们来到中牟之所以产生那么多诗文的因果联系了。首先是中牟“大地上的文章”激励着作家想写、要写,乃至不能不写,然后才有笔下的华章。

同样是这块地方,改革开放早期可没有这么幸运。官渡古战场遗址和雁鸣湖*河湿地也曾引起*府包括开发商的注意,但那时囿于眼光短浅,格局狭小,尤其是限于财力,搞不出名堂。我作为游人曾经来探访过。但是,觉得湮灭久远的古迹没能激活,风景不过尔尔,除了道路不畅,几乎没留下可记的印象,也就没怎么在意。那时的它们很少来到文人的笔端。

今非昔比,还是那一方土地,内涵几乎完全不一样了。中牟声名鹊起。这自然首先缘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腾飞。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个劲健的文学翅膀。

这就是本文开头说的雁鸣湖金秋笔会。改革开放不是单线的推进,而是社会历史全面的狂飙突进。既解放了生产力,更解放了思想,同时激活了想象力,催生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但这是就社会发展的大势而言,具体到某个时代某个地方,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学艺术繁荣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并不是可以自发地形成,还必须靠人的自觉。古人有两句话来说明这种不可分离的关系,一句是诗人须得江山助,一句是江山也要文人“捧”。

中牟雁鸣湖金秋笔会,正体现了这种自觉精神。笔会的组织者要为文艺家搭建一个开阔眼界、驰骋神思的平台,换言之,也就是为中牟搭建一个传播、宣传的文化高地。这个清醒的意识源于两个坚信:一个是文艺家到了中牟,得“江山之助”,能够写出好文章;一个是这些“捧江山”的文章能够助推中牟经济社会发展。

当然,这是难的。需要高明得体的策划和落实能力,真诚智慧的邀请和通联工作,不厌其烦的服务,费用的筹措和使用,还有文稿的征集、催促、修改、编辑、出版、发行。组织一次,不易;还有二次,三次,以至七次,每次要有人员、内容、形式的变化,则其困难难以预料了。总之,好事办好,需要花大力气。

文化建设往往难以立马见成效。建立好的平台不易,难的是长期坚持精心打造,唯有坚持才能成功。主持者有思想、有信念、有毅力,不是搞“神仙”会,“热闹”一下,“形式”一场,而是坚韧不拔地做下去,做好,成果才能显现出来,影响力才能发挥出来。中牟雁鸣湖金秋笔会的宝贵意义,正在这里。

博士课堂的礼物

作者:毕淑敏

自年以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博士课程。老师是香港的教授,同学中有多位国内赫赫有名的心理学家,每日上课,颇多收益。除了学习到国际上最前沿的心理学知识以外,还因为常有人出国或是到外地讲学,回来时,总为大家带来诸多礼物,早上到校时,便有出人意料的惊喜。

比如有人捧出日本产的以鲜贝为原料的糖果,大嚼之后,教室内的空气如同海滨浴场。有人从台湾阿里山带回糯米火腿夹心的小团子,大伙说和咱们的肉粽子相比也没见好到哪里。还有水灵灵带着叶子的广东“妃子笑”“糯米滋”荔枝,正宗美国迪士尼乐园买来的米老鼠巧克力……总之,或许那物件说不上名贵,但都远道而来,有一番出处和讲究的。

我带过两宗礼物。一次是从*回来,背了半面口袋的杏包仁,晶莹剔透宛若内含白玉的琥珀,吃一口甜酸倒牙。还有一回接到朋友自江西寄来的茶叶——浮梁崖玉。按说江西有名的茶是“婺绿”和“庐山云雾”,当年我第一次见到“崖玉”时,可能脸上的神色不够虔诚,那朋友不悦道,会背唐朝白居易的《琵琶行》吗?

我说,不敢说一字不差,大体上差不多吧。

朋友道,那我考考你。诗中那位“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京都女子的丈夫,到哪儿去了?

我一时发蒙,想不出这样一位从未正面露过脸的人物,究竟干嘛去了。

朋友看我为难,启发道——就是“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下一句。

我苦笑道,完了,我老年性痴呆了,想不起来了。烦你直接端出谜底吧。

朋友说,那句是“——前月浮梁买茶去。”商人抛却了多情多艺的琵琶女,就是为了抢着去买这浮梁茶叶。自古以来,本茶出产甚少,每年只有百斤。可见这茶是何等的名贵!

今年接到邮寄来的茶叶,我带去了教室。从此喝茶的时候,大家就戏说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响起。

年6月的一天,我第三次带礼物到教室。同学们看我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袋,好奇地说,今天我们又能吃到什么好东西了?

我说,好吃是好吃,但是此刻不能吃。

有同学不服气道,我就不信,能吃的东西为什么不能现在吃?

我笑而不答,在同学们的众目睽睽中,从牛皮纸袋里缓缓掏出了我的礼物。

它们是大蒜头。枚枚外衣雪白,形态紧凑致密,硕大如儿拳,辛香之气弥散空中。

众哗然。说,毕淑敏,你是否家在农村有往来密切的亲戚,不然哪里来这样新鲜上等的好蒜?

我说,三十多年前,我在西藏阿里*分区当兵,战友很多来自河南的中牟县。那里是潘安故里,也是盛产大蒜的基地。这蒜就是我的战友的朋友到北京来开会所赠,今日带来,一是让大家长长见识,得知世间有如此的好蒜。二是有一种怀旧和温暖的感觉,也请大家一道分享。

同学们将大蒜头珍惜地收藏起来。那位原来准备当场一品为快的同学说,今天回家,要让夫人包三鲜馅饺子,才不辜负这样的好蒜啊。

中国有一个地方叫:中牟

作者:李佩甫

你一定很吃惊吧?

当你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你会迟疑、迷惑、讶然。在一片片绿色的海洋里,郑开大道、物流大道、高速公路、城际轻轨、城际公路、镇际公路、村际公路……纵横交错、阡阡陌陌,四通八道。你迷失了,你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你不由地会问:这是中牟么?

于是,就有人告诉你说:是的,这就是中牟。今日的中牟。是呀,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战役。公元年,也就是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以两万兵马迎战袁绍的10万进剿大*,战白马,袭乌巢,由此成了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这就是中牟的“官渡之战”。如今,杀声已成为久远的历史了,此时的中牟已是一座诗意的田园。

在很久很久以前,*河连年泛滥,中牟受害颇重。据查,历史上,郑州从未被*河淹过。*河每每决口顺东而下,中牟首当其冲,每当风起时,飞沙漫天……后来这里成了一块沙埋的水淤地,也叫冲积平原。有的说,这块平原是*河“滚”出来的。*河连年泛滥,滚来滚去,就“滚”出了这么一个地方。如今,曾经被*河滚出来的一片片沙窝、洼地,成了花的世界、童话之乡。

年10月以来,中牟一直跟省会有很密切的隶属关系,省城在开封时,它属于开封管辖。后来省城迁到了郑州,它又成了省会郑州的管辖之地。作为省会的卫星城,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大框架下,如今,中牟已成为东邻古都开封、西邻省会郑州、北邻*河的要冲之地了。中牟全县上下正是抓住了改革开放这个大好时机,有大境界大抱负大规划、且务实肯干,因此才有了今天的“中牟速度”。

当然,对作家们来说,真正对中牟有所了解,得益于一个人,这个人名叫王银玲。20世纪末,省内外的作家们就分别接到了她的电话。时过多年,作家们仍然都会回忆起王银玲那爽朗的笑声。她在电话里很客气地说:老师,我是中牟的王银玲,来俺中牟看看呗。她没有更多的要求,只是请你来中牟看一看。据我所知,这样的要求是没有人能够拒绝的。后来才知道,这“中牟的王银玲”,先是在宣传部工作,后来做了中牟的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的副部长。她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搞好文艺外宣是她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此后她还上了河南省文学院组织的首届文学创作高级研修班,这样一来她与作家们就更熟悉了。

我记得,在10多年的时间里,王银玲先后多次组织省会及全国各地的作家们到中牟来采风。由此,对于作家们来说,王银玲的笑声就成了一张推介中牟的“名片”。王银玲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人,年5月11日在她的引领下,我们再次来到中牟,先后参观了名扬全国的“中牟大蒜”蔬菜基地、“中牟大棚西瓜”基地,还有名声在外的中牟“雁鸣湖大闸蟹”集散地,中牟“汽车工业基地”、中牟的“湿地公园”……正是在她一次次的邀约下,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的中牟引起了许多文人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雁鸣长空闪亮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