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元
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9亿元,产业结构优化为5.7:28.4:65.9,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86.7%
亿元
年中牟农产品交易额累计达到亿元,成为全省农业转型标杆
推动“产业+城镇+开放”协同发展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中牟县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协调推动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城市承载功能,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探索走出一条“产业+城镇+开放”协同发展新路子。
□河南日报县域经济调研组
近年来,中牟县抢抓郑汴一体化发展机遇,精准把握“新时代”“高质量”两个关键,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高水平推动对外开放和乡村振兴,巩固涵养良好*治生态,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走在全省前列。年全县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9亿元、61亿元、.4亿元,产业结构优化为5.7:28.4:65.9,经济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经济综合竞争力和投资潜力居全国百强县第80位和第16位,比年上升了19个和48个位次,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营商环境百强县和科技创新百强县。
1
精准定位发展坐标,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强化链群发展、生态闭环、项目为王理念,着眼做好未来“优、扩”文章,持续壮大汽车装备、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全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一是打造汽车装备产业集群。依托县汽车产业集聚区,拓展整车、专用车、关键零部件等产业链条,积极发展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引导汽车制造、零部件及汽车服务等企业入驻。县汽车产业集聚区面积拓展到平方公里,集聚8家整车企业和近家零部件及服务企业,形成“研发+整车+汽车零部件+检测+物流+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成为产值超亿元的现代化汽车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中牟县入围全省县域工业30强。二是建设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时尚旅游和高端商务产业,延伸总部经济、数字创意、泛娱乐产业、夜间经济和都市配套服务业,推动“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产业链”良性循环,构建“3+5”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面积平方公里,建设10个主题乐园和方特假日等9个高端酒店。建业电影小镇一期、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旅项目和海宁皮革城、杉杉奥特莱斯等商业项目开业运营,成功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连续5年入选“最美榜”、首批国民休闲旅游胜地、文旅融合发展优秀城市和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三是构建现代化创新发展体系。高标准布局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科研院所等,建设官渡生物医药产业园、中科未来冷链产业研究院、数字技术产业应用研究院、凯雪院士工作站等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86.7%。
2
内外兼修提升品位,构建现代城镇新体系
紧盯深度城市化发展趋势,统筹城市空间、规模、产业等因素,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承载能力。一是打造更加靓丽的“中牟颜值”。坚持“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以文创园核心板块开发建设带动城市结构优化,高标准完成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道路综合整治,全面铺开城市精细化管理路长制,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实现了城市有机更新和动能提升。二是打造最美生态宜居城。实施贾鲁河生态治理、三刘寨引*灌区、中牟森林公园等工程,建成潘安湖公园、史公湖等生态水系,新增绿化面积1.2万亩,实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翻番,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是郑州唯一水、气、土三项全优秀县。三是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在全市率先完成乡村振兴系列规划,积极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年中牟农产品交易额累计达到亿元,成为全省农业转型标杆。官渡镇“孙庄模式”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刘集镇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雁鸣湖镇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千强,大孟镇、刘集镇综合竞争力进入中部乡镇百强,实现所有乡镇全域一体化保洁。四是全力推动人民共同富裕。累计民生支出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圆满完成*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城乡居民就业形势稳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3
高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构建制度型开放新格局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营商环境明显优化,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区域协同开放、联动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是打造郑州东部开放“桥头堡”。强化与经开区、航空港区发展联动,搭乘“四条丝路”快车,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外向型经济,建设占杨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支持河南万邦走向国际市场,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通道。二是打造郑开同城创新发展新兴区域。持续创新郑开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产业、生态、交通、市*设施、公共服务等综合布局,力争尽快实现交通同城、金融同城、电信同城、产业同城、生态同城和教育资源共享。三是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商事制度、土地供应、财*体制等改革,深入推进“万人助万企”“一网通办、一次办成”等服务,确保95%以上的*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十三五”期间,全县压缩审批事项承诺时限个工作日,压缩比例达39.9%;新增市场主体近3万个,进入全省营商环境第一方阵。四是开展“龙头+配套+协作”精准集群化招商。制定大基建、智能网联、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招商图谱,瞄准世界强、行业前10强开展精准招商、靶向招商,有目标性招引符合中牟产业发展规划的高精尖企业。“十三五”期间,累计新签约项目协议资金亿元,先后引进13家国内外强企业,利用外资3.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到94亿元。
4
全面加强*的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治生态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经济、*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真正充当了县域经济“领头雁”。一方面打造一个过硬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牟县委、县*府班子坚定不移贯彻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作用。选拔任用了一批年轻有为、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全县营造出合力攻坚、奋发进取、苦干实干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培育出创优争先、非首即耻的“中牟精神”。踏准由县到城转变的时代节拍,按照“全国找坐标、全省立标杆、全市当先锋”目标,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发力,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和恒心,推动中牟全方位、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开拓思路高位谋划建设“两化五强”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新城
抢抓新发展格局构建、*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郑开同城化等多个国家战略叠加机遇,高水平构建现代创新、现代产业、新型城镇、特色投资和开放体系,推动战略格局更高、体制机制更活、发展思路更广、工作举措更实,建设城镇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产业强、科创强、文旅强、生态强和法治强“两化五强”的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新城。
1
找准未来发展定位,大胆实行特区发展体制
发挥中牟县全域处于郑开同城化示范区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大胆实行特区发展体制,以体制机制改革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一是支持郑开同城化示范区申报国家级新区。将郑开同城化示范区按照国家级新区标准进行建设,设置郑开同城化示范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省*府派出机构,由常务副省长担任管委会主任,参照行使设区的市人民*府行*管理职权,行使国家和河南省赋予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通过高规格配置更加强有力地领导郑开同城化发展。二是争取设置“中牟特区”。比照深圳、上海浦东和雄安新区定位,在郑开同城化示范区设置“中牟特区”,明确中牟为郑州大都市区拓展区、郑开同城化发展示范区。支持“中牟特区”创新规划、土地、要素、财税、公共服务等制度,探索郑开同城化发展路径。做好中牟县域功能布局新一轮规划,留足承接省级行*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总部、金融机构等核心功能用地,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三是推动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协调联动发展。以“中牟特区”为试点,优化体制机制,整合要素资源,推动形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新格局。打破国土空间地理和行*边界阻碍,科学划定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三区三线”,实现规划一张图、要素供给同城化。适度超前谋划郑开同城化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优质教育、医疗机构、文化体育等建设,实现区域社保统筹、要素自由流动,提高民生服务供给能力和均衡化水平。
2
高水平重塑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找准在郑开同城产业体系中的位置,编制好中牟县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一是做强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持汽车制造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延链补链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扩大专用车竞争优势,创新发展关键零部件,构建更加完善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和产业链,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专用车生产基地。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引进“链主企业”、平台企业、终端企业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弹性韧性。二是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抢抓“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世界级*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培育“文旅+”新型产业和业态,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总部经济等。支持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数字+文化+旅游”,完善住宿、餐饮、购物及高端优质医疗、教育、居住资源,构建“既有产业、又能生活”的文创旅游新生态。支持建设*河湿地公园、中牟鸟类湿地公园等项目,打造彰显中原文化厚度的*河文化旅游带。依托湿地生态景观、5A级景区、生态农业、文化产业园等,分片区打造滨水观光度假区、时尚创意休闲区、文化体验静心区和乡村旅游度假体验区。三是大力发展枢纽偏好型产业。瞄准打造空港型、陆港型和虚拟枢纽,做优做强现代物流产业,打造共联共享的网络货运平台,招引大型快递公司集散基地或枢纽基地落地中牟;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材料制造、维修等现代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建设国际陆港多式联运集疏中心,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配件及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产业。四是积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平原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新样板新路径。五是培育壮大龙头优势企业集群。在汽车、文旅文创、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企业。积极开展企业上市辅导,提供摸查储备、培训辅导、路演对接等全过程服务,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发展。
3
发挥“三驾马车”作用,构建面向未来的特色投资和开放体系
发挥中牟县全国最能“买”的消费优势,推动消费、投资、开放联动发展。一是以消费规模优势引领特色产业发展。依托杉杉奥特莱斯、海宁皮革城、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消费市场优势,发展服装、农产品和文旅产品销售,营造更多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建设能买能玩能休闲的郑州都市圈消费目的地。二是以投资体制创新扩大投资规模。支持以省级平台公司为主体成立省郑开同城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尤其是中牟特区建设提供融资投资。整合中牟土地、产业、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与万亿级投资规模相匹配的投融资体制机制。三是以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开放层级。积极承办(举办)国内外商务展会、国际会议、国际赛事以及国际文化活动,发展国际旅游、新媒体营销等,提升中牟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申建自贸区创新联动区和综保区中牟片区,争取落地郑州东部国际陆港,加强与“四条丝路”对接,发展跨境电商、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等。
4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郑开同城创新高地
主动对接和参与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培育创新载体、平台、要素和生态。一是全力推进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借鉴武汉城市圈“研发在武汉、制造在城市圈”发展模式,申建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区,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强化科技、教育、金融融合发展。二是塑造一流创新平台载体。落实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等制度,谋划布局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和星创天地等,积极争取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研究所、产业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通过联合共建等模式,布局和建设一批突破型、引领型省级实验室。三是积极引进高水平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抓住国家和河南省调整高校布局机遇,在郑开科创走廊中牟段引进高水平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入驻,构建“人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良性循环圈。
5
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按照“要素配置讲效率、公共服务讲均衡”原则,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推动*府职能转变。全面实行*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推行“万人助万企”活动,对重点企业选派服务专员,积极有度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优化*务服务流程,持续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优流程,推动职能部门“单个事”变成服务企业“一件事”,实现大数据联通共享、有序开放。二是打造高标准干部队伍。以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区为目标,面向全国、全省选拔**领导干部,建立健全中牟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干部人才常态化交流机制,培养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形成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素质突出、人员相对稳定的**干部梯队。三是构建科学规范的同城交易机制。统筹使用*策、法制、金融等措施,建立信息披露、信用、契约、违约惩戒等机制,实施规范经济主体交易行为的区域协调性竞争规则,全面防范化解交易纠纷。四是着力打造宜居人文新城。构建同城化综合交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民生保障水平和城市文化建设水平,建设*河生态屏障、郑汴港生态绿心、河湖水系、生态廊道、智慧大脑等,提升城市应对突发性冲击的能力,打造人文城市、生态绿城、智慧城市、韧性城市。
6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更高水平乡村振兴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是着力推动规划先行。立足撤县设区编制中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做美中牟新城,提质特色小镇,优化乡村空间和村庄布局,实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城乡统一。二是着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绿色、高端、高效为方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都市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和花园农业,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推进数字乡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用最新的技术引领农业农村发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以汽车、文旅等产业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推进全域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让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市民化,享受市民各种社会待遇。
组长:程传兴陈益民
成员:李晓沛李剑力赵志亮李琳阙爱民杨凌
执笔:李晓沛李剑力赵志亮
作者/来源:大河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