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音频为主编顾言录制,大小为19.91MB
笔者是个城市规划爱好者,建筑论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年下半年曾在网络论坛中看到了这张极其震撼的照片,于是保存了下来。
(图片来源于高楼迷论坛,原作者见图中水印)
喏,就是这张,登高望远,站在山顶俯瞰、眺望现代化城市与山河湖海的融合,这种视觉冲击力,让人想起来刘德科老师用的那个词——激赏,虽然激赏的实际意义是非常赞赏,但我希望赋予它一个激动着欣赏的新意义。
倘若能够站在山顶激赏郑州,是否是城市更好的选择?
1郑州城市版图的扩张
在我们谈论山顶之前,我们先来叙一叙郑州城市版图的扩张。
百年前的郑州,曾是远弱于东京汴梁、陪都洛阳两位大咖邻居的小小县城。近两年拆迁的城隍庙一代便是当年郑县的所在地。
随后经过百年的风风雨雨,郑州的城中心逐步转移到了二七广场火车站,并以此向外围辐射。除了一九五几年郑州成为省会,京广线以西大面积建设了国棉厂之外,时至年,郑州仍然是环状发展,当时的中州大道以东还是玉米地,长江路以南、西环路以西也大多还是耕地。
随后几年,郑东新区的规划出炉,*用机场的搬迁,CBD的开建,以及郑汴一体化的确定,郑州开始了走上了向东发展的路。同时,其他几个方向也在环形扩张,如同大饼一样摊大城市的建成区面积。
同期,新郑国际机场落成通航,随后不断增加航线扩大运力,修建第二跑道,T2航站楼。于年成为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级别之高,使得整个城市倾力发展这个区域。整个城市的发展路线,也由向外秩序渐渐,变成了向东南双城点状发展的模式。
如果我们再看现在的规划,又演变成为,以中心城区为主,航空港区为辅,搭配西部新城、
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三个卫星城的发展模式,可谓是版图迅速变大,新区遍地开花。
(点击查看高清大图)
但不得不说,中心城区的地位在见过以来,几乎是没有什么变化。
2郑州的四面八方
上文中最后一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也是众所周知,郑州北侧波涛汹涌的*河成为了城市向北发展的物理屏障,向北虽为平原但即便是再多修几座*河大桥,仍然无法忽略*河对于两岸区域的割裂,*河大堤、滩区的存在使得这条河无法向长江一般成为市内景观河流。
相反方向的正南的区域,距离机场近,新郑市经济发达,但因历来物流市场多,环境较差,距离南部的城市许昌较远,虽然一马平川却没有获得城市发展的青睐。
反而是向东,由于无山无河一张白纸,机场搬迁后的郑东新区发展迅速,毫无阻碍。加之由于郑州开封距离较近,中间仅有中牟一县,让郑汴一体化得以迅速推进,一路向东的步伐走的相较其他几个方向要快很多。
最后说向西,众所周知,国内西高东低的地势公式在郑州同样适用,郑州西三环到东三环的落差就已高达数十米,继续向西三十公里,海拔落差甚至可以达到两三百米,新密、巩义、荥阳、上街,都有不少区域属于属于山区,这样的地势在建筑规划的角度来说,自然不如向东、向南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于是,向西、西南几乎被郑州抛弃。
等高线图蓝色表示海拔较低,红色表示海拔较高
作为内陆平原城市,选择平原面积更大的方向发展无可厚非,但倘若向西向西南发展城市,,是否是城市更好的选择?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话题回到文首,那张震撼的照片实际拍摄地是南京。我们再看一张同期的照片。
城市远端在薄薄的雾霭中若隐若现,山川与城市的和谐交融,让人瞬间对于这座从未细细品味过的城市好感大增。这组照片拍摄地位于南京市区内的紫金山,这座山不仅仅成为了城市的一个景点,也让城市变成了它的一个景观。
这座山高么?不高,主峰仅有余米,山脉大么?也不大,尚不及城市中一个行*区大,甚至还及不上长江和夹江中的八卦洲面积。
从等高线地图来看,也是孤零零的一个小三角。但他给城市的带来的意义绝对不是一个旅游风景区所来带的景区门票收入。
我们再来看青岛崂山,米海拔,对于城市的观景与形象提升更为明显。
同样类似的还有香港、深圳、苏州、长沙还有无数的城市,依靠着山脉给城市的形象增分,给城市的环境增分。
4站在山顶赏郑州
做为平原和山区连接过度的半丘陵地带,郑州不仅仅拥有足够城市发展一马平川的平原土地,更是拥有足够大面积的山丘,以二七塔为中心,向西30公里便可到达万山、五云山,向西南直线距离环翠峪、伏羲山距离也十分接近。
西南方向不仅仅有高低起伏的地域,还有不少纯天然的湖泊、河流、水库,而距离市区最近最方便达到的万山海拔也已经达到了近米,而万山与目前的主城区之间大面积的较为平缓的缓坡土地,也非常适合城市的规划建设。
将城市的未来核心区放置在这样的缓冲区域,将高档生活居住区放置在山脚下,将工厂、物流、市场仍然放在更为平缓的和既有交通枢纽的东、南区域,既不影响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又给城市的景观内涵添色。
让后代能像南京紫金山顶一样,站在山顶赏郑州,似乎是一举多得的方案。在这个设想还没有成为之前,我已经在脑海中想象,站在山顶观景台上,眺望常西湖新区超高层写字楼的场景。
5城市的发展方向
郑州向东发展错么,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完全不错。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影响力的迅速扩大,与向东发展的一马平川功不可没。
但城市的形象环境并没有因此而迅速提升,大量的耕地变成了建筑物、人工湖、人工河,城市形象需要靠一切人造的湖泊、公园、庞大的建筑物来支撑,人造的城市面貌,让这座城市和国内共同发展的其他城市新区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这让人不禁去思考,相对于东南向的平原耕地,开发丘陵地带不适合种植的土地是否更符合或者更适合城市的发展,用原生态、自然的,山川、湖泊、河流去装点城市。
只要不过度开发破坏,让景观物尽其用,城市更宜居岂不是不可多得的好事?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