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座城,必来博物馆。
千年古县中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起义萑苻泽奴隶起义、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发生地,是战国时期道家名师列子、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人文资源丰厚。
而如果您想了解这些历史,就请走进中牟博物馆、中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和中牟农耕文化博物馆。
中牟县博物馆中牟县博物馆收藏文物件,国家珍贵文物件,文物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长达余年。根据出土文物的种类特点,展厅分为“序厅”“新石器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专题展”“中牟近代史”及“中牟历史人物”七个部分。其中,序厅主要展现中牟厚重的历史意蕴,天下第一琴“苍穹云龙”箜篌位于展厅中心;一号展柜展示的是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和骨蚌器;二号展柜主要是夏商周时期的生活用具,器形较多;三号展柜主要展示秦汉时期的文物;四号展柜主要展示汉代的墓中陪葬物品;五号展柜是铜镜和古代钱币专题展柜;六号展柜是瓷器展;七号展柜是佛造像专题展柜;八号展柜主要展示中牟近代历史文物;九号展柜则是展示建国以后的纸质证书等。中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集中展示中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
中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的重要区域之一。这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一代代勤劳智慧的中牟先民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内有展示项目32个,展品余件,以沙盘、橱窗、模型等多种方式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辅以展板文字介绍和灯光渲染、极力还原非遗项目的人文场景,再现了中牟珍贵非遗文化的原貌,给观众生动真实的体验和美的享受,让观众全方位了解中牟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历史。
硪是一种由10人共同操作的砸实地基的大型劳动工具,主要用于建房、筑路和构筑堤坝之用。打硪号子则是硪工为了统一节奏、协调行动、宣泄情感、鼓足干劲而吟唱的一种劳动号子,是一种原生态的民歌。*河打硪号子的源流虽然只有多年的历史,但它十分珍贵:既填补了*河无号子的空白,丰富和完善了*河文化;又填补了世界河流文化的一项空白,具有重要的民间音乐价值、文化价值。
中牟农耕博物馆中牟农耕博物馆,重绘农耕风情的美丽画卷。当我们走进展示厅,思绪立刻被牵回农业文明的景象中,荒原、牧歌、牛耕、稼穑的情形,感受到了中原地区农耕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生动演变。
这里所陈列的“犁、耧、锄、耙、砘子、牛套、牛锁、”等农具,是农民朋友最常用的农耕工具。其中犁就有三角铧犁、圆铧犁、七寸步犁等多种,可根据不同地块、不同土质、不同需求选用不同类型的犁。这些工具记录着中牟农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体现了劳动者的创造智慧。
展馆设7大板块展示区,仅农耕用具就有多套,镂、犁、锄、耙等各种传统农耕用具一应俱全。
序厅的天花板上,镶嵌着偌大的“二十四节气”圆形灯箱;第一展区展示的是农业发展史主要脉络;第二展区主要展示传统的耕种文化;第三展区主要为我们展示传统的田间管理和收获、储运等文化体系;第四展区主要展示粮食的加工、转化;第五展区模拟的是中牟早年的厨房格局;第六展区的纺织部分展示的是农耕时代中牟的传统纺织设备和纺织文化;第六展区的衣饰文化部分展示的是农耕时代中牟普通百姓的代表性衣饰;第七展区营造了中牟传统的家居生活氛围;传统民间技艺展区里的百余件展品,分门别类地展示了中牟匠人的专业技艺。
太平车是我国古代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标志,因为保持着夏代“辀车”的原貌,所以被称为“中国车辆活化石”。农耕时代,它和洪车、扁担、箩头等一起,承担着收获运输的任务。
一座座展馆,浓缩时空,件件展品,或大或小。这三馆承载了中牟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地的风情,是人类智慧的凝缩,也展示了中牟发展的历程。闲暇时光带着家人、陪着孩子,来到这里看不一样的传统文化,感受现代农耕与传统农耕的科技发展。
《文旅郑州》
播出时间
首播:18:50
重播:8::::56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