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古通“番”字,其姓源出有多说,当始出自古“番禺”族,亦或出自古“潘”国或“番”国,其后以国名为氏。
上古之世有“番禺”族,据称是出自*帝后裔的部落,但亦或说是出自帝舜或“帝俊”的部落。《山海经·海内外经》载:“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其族最早发明舟船)”;此中“帝俊”,有说是帝舜,也有说是*帝等,诸说不一。
此中“禺号(號)”,一作“禺?”,传是*帝之子,古字“號”、“?”相通。《山海经·大荒东经》称:“东海之渚(滩涂水地)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蛇、践两*蛇(指其族图腾神的形象,鸟身人脸,耳上佩戴及脚下踩踏两条*蛇),名曰禺?;*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惟海神”。据此,“禺?”族大体是东部近海之地的一个鸟蛇复合图腾族。既然“禺?”传是*帝之子、而“番禺”传是“禺號(号、?)”之孙,则“番禺”似应是*帝后裔之“国”(部落)。
而古时“番禺”族,或另称“番人”,其族的源出地,有说是在河北偏北一带,后则南迁于山东海边滩涂地;其族所系的“禺?”图腾,被传是“东海神”。约于虞夏之世,其人可能为了某种原因而举族分迁:一路南迁经河南、安徽、湖北、江西鄱阳等地,终而到达广东番禺。另一路往东北方向迁徙,有的到达今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而留下,为“真番”,后则融入了高丽及百济族类;还有一部分渡海到达日本,后则融入了“大和”族。
古“番人”于迁徙途中,凡留居下来的,则一路随迁以其族名“番”来命地,故于上述之地,都可见到以“番”或“鄱”、“潘”、“蕃”而称的山水地名或国名等,因为,“番”与“鄱”、“潘”、“蕃”古字音同字通。而“潘”氏,当正是始出自古之“番人”族或其“国”。
据《路史·国名纪》称:帝舜有虞氏后裔有“潘”国,其址即后世之潘县(故址在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西南),属上谷郡,其后“以国为氏”而有“潘”氏;又南部楚地也见有“潘”氏,例如《左传·定公六年》载“终累获潘子臣”者(指吴太子终累击败楚国水师,俘获其水*将领潘子臣)。
上述“潘子臣”,当出楚人“潘”氏族或其地古“潘”国,但其国于春秋时已灭而属楚王“芈”姓族的“楚邑”;于《史记》中见载吴王阖闾曾派太子夫差前往攻伐“取番”(夺潘邑)。据潘岳(即西晋武帝时文学家,字安仁,故以字称潘安)《家谱》载,其族“潘”氏,是出自“楚公族‘芈’姓之后”,后裔有潘崇,生子潘尫等。
《姓觿》称:《国名纪》云古有“潘国”,是为“舜裔(指是帝舜后裔国)”之国,商末有“潘正”,即其国后裔,亦即“文王诛潘正”(事见于《荀子·宥坐》,“潘正”是原潘国之君,其时潘国已灭,其人后属楚,见下)是也;《左传》载楚大夫有潘*、潘崇,《汉书》载汉有淮阳太守潘骞,《三国志》载吴有南阳太守潘璋,《晋书》载晋有潘浚、潘岳。
另,周世也有“潘”之封国或采邑名,是出自周王族分封,其族系于“姬”姓。例如《元和姓纂》称:“潘”氏出自“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其)子伯季,食采于潘,因氏焉”;又称:周世另有“潘”氏,其世有“潘惟司空”(疑当即《诗·十月之交》所载的“潘维司徒”,其或误),又春秋时晋大夫有潘父。而《姓氏寻源》则称:书载既见“文王诛潘正”,可知“潘”氏之出当“先此矣”(指在周世封毕公高之前已有“潘”氏)。
古之“潘”国被灭甚早,故后世“潘”氏有说出自地名、有说出自水名、有说出自楚公族等,其实这些山名水名及楚人“潘”氏,很可能多与古“潘(番)人”的迁徙有关。又周世另有“潘”封国,而其封国之所以称“潘”,当也与古“潘人”迁徙所至以族命地有关。
《姓氏急就篇》称:“潘”氏或出水名,其水在河南荥阳,居者以水名“潘”为氏;或云“潘”氏出自“毕公之后,(其)子季孙食采于潘,因氏”;又或云“潘”氏是出自“楚公族”,《荀子》载有商末“文王诛潘正”,即其国。《姓觽》引《千家姓》云“潘”氏是为“荥阳族”。
又《路史·国名纪》称:古“潘”国,除虞舜后裔国之外,于北燕州另有“潘国”,其故址即唐贞观年间所改“妫州”(故治在今河北怀来县)之地,即《魏土地记》云“下洛城西南有故潘城”是也;周世毕公高之族封“潘”国,或称“番”国,其之所封,即下洛城西南四十里之潘城(当是商末文王灭古潘国,后封于毕公),《十三州志》云“潘城在广平城(故址在今河北邯郸鸡泽县东)东北十里”。
由此可知,周初封于毕公高之“潘”国,当即商末所灭的传是帝舜后裔的古“潘”国;此二国之裔,于后世当都以国名为氏而传有“潘”氏。
《姓氏寻源》称:“潘”是古地名,其地属上谷郡,《魏土地记》云“下雒(洛)城西南故潘城”,则“潘”氏“必有以地为氏者”;据《汉溧阳长(令)潘乾校官碑》云,其族“潘”氏,盖楚太傅潘崇之末绪(后代子孙)也;又晋《潘岳家谱》云,其族“潘”氏是出楚公族“芈”姓之后,以字为氏,则亦出自“潘崇是也”,春秋时晋有潘父,恐是“自楚往也(指其是从楚国前往晋地的)”;又唐《潘智昭墓志铭》叙其族“潘”氏之先世,亦称是出于“楚大夫汪(潘汪)之绪也”,“潘汪”于《左传》载作“潘尫”;又后世“溆州蛮”(湖南瑶族先民)也有“潘”姓,其酋潘金盛是也,见《五代史》。
“潘”氏后见望族所出颇多。《元和姓纂》载称“潘”氏后世见有“荥阳中牟”、“广宗”、“武陵汉寿”、“冯翊”、“京兆”、“河南”族等望族:其中河南“荥阳中牟潘氏”族,出自潘瑾(即潘岳之祖父),其后裔世居中牟,裔孙有南燕太守潘光、唐相州安成令潘长星等;“广宗潘氏”(故址在今河北威县东)族,本出于中牟族,潘瑾之子潘勖,其子(一称孙)潘尼,任晋之广宗太守,乃移家其地,后裔有后魏隋州刺史潘绍业、隋尚书右丞潘子义及唐屯田郎中、杭州刺史潘求仁等;陕西“冯翊潘氏”族,亦出潘尼之后,其族后有唐左屯大将*潘道毅、膳部员外郎潘神祐等;西安“京兆潘氏”族,是出自潘勖之后,其族有唐水部员外郎潘伯起等;湖南“武陵汉寿潘氏”族,出自三国时东吴太常潘浚,生子翥、祕,潘翥官拜骑都尉,领兵而早卒,潘祕则孙权以姐陈氏女嫁之,调任湘乡令;此外还有“河南潘氏”族,则出自后魏随鲜卑拓跋帝南下的代北“破多罗”氏部族所改,其裔有北魏怀朔镇北将潘长、北齐司空河东王潘相乐,唐定城府统*潘神威等。
《古今姓氏书辨证》称:古之“潘”氏,一作“番”氏;周世“潘”氏出自“姬”姓(当指毕公高之后);又宋时有“豫章潘氏”(在今南昌)望族,是出五代时南唐散骑常侍潘处常之族,生子内史舍人潘佑。《广韵》则云,周世毕公之子季孙,食采于潘,因以采邑为氏;其族之后出有“广宗”、“河南(当指荥阳)”二望族。
“潘”姓其他史见人物:周世有潘崇,楚穆王任其为太子商臣师,其助太子立位,后被任为太师,兼掌环列之尹,楚人。东汉时有潘乾,于灵帝光和间任溧阳长,恤孤养老、重义轻利、教民习儒射,有善*。西晋时有潘岳,以才学貌美而名冠于世,年轻时坐车持琴弹奏出洛阳,道中妇人皆投之以果,以至车中果满,后官中书令,著有《西征》、《闲居》、《秋兴》、《悼亡》等赋,文学与陆机齐名,河南荥阳人。唐开元间有潘好礼,博学善议,初为邠王府长史兼司马,邠王好游观,于农月出猎,其卧王马之下曰:“今农人在田辛劳,王却出猎非时,暴毁禾稼以损下人,请先践杀司马(我)”,邠王乃惭归,后其被迁为豫州刺史,勤于*事,河北贝州人。宋初有潘美,倜傥有大志,初仕后周,后仕宋太祖赵匡胤,劝谕割据陕地的悍帅袁彦归投,于平泽、潞、扬诸州以及下江南、广东讨伐云、代等皆有功,累官至忠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封代国公,死谥“武惠”,河北大名人。明嘉靖进士潘季驯,地利学家,曾任职江西、广东等地,又先后四次出任总理河道都御史,主持治理*河及运河等,累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浙江湖州乌程人。
先秦之世“潘”姓多见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地,于秦汉后向周边扩展:又后世东南及中南的“潘”姓土著融入汉族,则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一带多见“潘”姓;而于宋元明之后,江浙赣、粤桂滇、湘鄂川、冀鲁皖一带成了“潘”姓最集中的多见地。
此外,有说祝融氏之后“己”姓族,其族也有“潘”氏。汉魏时期甘肃陇南之“武都氐”人有“潘”氏,又中南之地湘黔渝鄂交界处之“五溪蛮”(土家、苗、瑶、侗、仡佬诸族先民)有“潘”氏,而“会稽潘氏”据称是出自山越族。西夏*项人有“潘”氏。宋时抚水州(即今广西河池市一带)之毛南、水族先民有“潘”氏。清满洲人世居铁岭有“潘”氏,今为满族姓。而台湾也多见“潘”姓,其姓所出,有出于清时台湾土著取其“蕃族”之意而改为“潘”姓;或出台湾高山族参加科举考试之无姓者,清廷巡台学*准予其人在“番”旁加“水”作为其人童生之姓;台湾苗栗一带赛嘉族“加模拉来”氏有改汉“潘”姓;又清乾隆二十三年赐台湾土著“七姓”,其一“潘”姓,今为高山族姓。
其他民族,蒙古、回、藏、壮、黎、畲、苗、水、京、白、佤、瑶、彝、侗、土家、仫佬、仡佬、锡伯、布依、纳西、哈尼、傈僳、裕固、朝鲜族等,也有“潘”姓。
今“潘”姓人口约七百万,分布很广,多见于广西、广东、浙江、贵州、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湖南、四川、山西、云南等地,在当代是排于第三十五位左右的大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