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煮豆话中牟李铁亮荐读
TUhjnbcbe - 2021/5/3 20:41:00


  分享一个经验,如果与人聊天冷场,有一个话题有奇效,那就是美食。一旦开了头,就像在海底戳了个洞,有无限的谈资倾泄,说到兴头上,一不小心哈喇子流出来,也说不定。


  这没什么好稀奇的,食物对人来说太重要了,是第一需求。连孟夫子都说:“食、色,性也。”但是,人对于食物并不只是单一的口欲。有人说,文化是吃出来的,也不全然夸张。千百年来,人与食物相伴而生,相互塑造,食物的特性,早已浸入了人的骨髓。


  我是个吃货,有个没出息的梦想,就是吃遍天下美食,但也没有馋到离了哪些美食不能过。唯独有一样,还真离不开,每年都要吃上几次,不然就会想得慌。它就是中牟特有的传统美食,它有个不雅的名字——臭豆。


  别看名字不雅,却有着不寻常的“身世”,和著名的魏武帝曹操有些渊源。相传在东汉末年,曹操的一名马夫贪吃,私自把喂马的熟豆藏起来,误打误撞“创造”了臭豆。


  之所以叫“臭”豆,是因为它闻起来,有一种很怪的臭味,比臭豆腐还难以接受。如果形容它的口味,酸、甜、苦、辣、涩,都不能精准达意。我常想,古人饮食肯定单调,不然老祖宗在创造味觉词汇时,也不会只是寥寥几种,这也怪不了我的笔拙。


  暂且拿一个女子形容,她没有闭月羞花的惊艳,也不像兰心蕙质的超凡,但它绝对富有独一无二的风韵,以至于让我的胃深深地爱上了她。


  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是中牟人捂臭豆的好时机,听老人们说,这时候捂出的臭豆格外香。


  第一道工序是“煮”。选好*豆,淘洗干净,就可以下锅了。煮是有讲究的,大火把水烧开,小火慢煮,直到把水分煮干而不烧锅,是最佳状态。


  有条件的话,用地锅煮是最好不过了。我认为,烹饪方式中,煮最简单,也最难把握,火候的掌控中充满着道,地锅前的我,便也幻化为一位“道人”。


  柴火不断添进去,水温加速抵达沸点。炉火的劈啪声、锅里的咕嘟声,耳中的嗡嗡声,混着锅中飘出的香气,消去了时空的界限,模糊了本我,瞬间度化成那个贪吃的马夫,所有期待,都浓缩成了小小的豆子。


  “我”小心翼翼地降火减柴,明火渐小,白烟升腾而起,忽见曹操正襟危坐,豪气冲天,指点群雄,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响彻云霄,冲破历史,仿佛拷问锅前这个黑瘦“马夫”:“偌大中牟,有英雄乎?”


  我冷笑应对,中牟偌大,英雄万千,诸子百家之一列子,帝王之师宁越,古代第一美男潘安,民族英雄史可法、理学家冉觐祖……意淫正酣,初燃的干柴哔哔响起,曹公退进了历史,豆可以出锅了。


  第二道工序是装入容器“捂”。“捂”须有温暖适宜的环境,以前人没有条件,所以拿麦秸秆做“被子”。捂豆是个漫长的阶段,大概一周左右。吃好东西要保持耐心,时间就像香气分子,足够久才会浸入食物的肌体。


  中牟的“味道”就来自于漫长的历史熏陶。也许会有人反驳,中牟哪有内涵,既不古老,也不优雅,又不炽烈。就连我自己,有好长一段时间,也认为她只是一个“直角”。两条边,一条是解放路,一条是青年路。一边端点是我家,一边端点是小学的校园,我在这两条边上奔走了6年,形成了我的“直角记忆”。


  在这里,有香气扑鼻的虹峡炸鸡,有热闹的*河商场,我光顾过街边所有的游戏厅,怎奈囊中羞涩,没钱买游戏币。就连五金店也成了最有趣的驻足地,五金店老板的儿子,患有脑瘫,他每天都在那里坐着,每次看到他,都在开心地笑,横七竖八摆放的商品,是他钟爱的“玩具”。于他来说,几平米的地方就是全世界,于我来说,我的“直角”是我的全世界。


  后来才知道,我眼中的“直角小城”,有着多么深厚的底蕴。说她不古老,年前,中牟广阔的土地上,已有裴李岗农人忙碌的身影。说她不优雅,仔细聆听,上古的时延弹起雅贵的箜篌,柔美清澈的声音直击心灵。说她不炽烈,放眼望去,*沙滚滚、尘嚣甚上,奴隶不堪奴隶主压迫,聚众萑苻泽(县城东北部)武装暴动。再望这边,精兵十万,战马万匹,袁曹两家决战官渡,大战一触即发。


  莫不怪孔子叹道:“不云游四海,不知天外有天,不入晋国,不知人上有人,此地人多知,物有灵。”


  如今的“直角小城”,已是纵横贯通、绿水交融了。纵是不断扩展的城镇化和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是中牟强起来的见证;横是密集的公路网、“米字型”高铁网和全球化航空网,每一条都是游子的归家路,又像迎客的“彩带”;绿是绿博园、街边公园、绿化带、森林公园连成的园林般的中牟,还有那大西瓜,是透到心里的甜;水是贾鲁河水系、牟山湿地公园、国家农业公园水系、鹭鸣湖水系,连同*河,汇成了我心里的一湾家乡水……


  一周过去了,豆也捂好了,这个时候的豆子,已经面目全非了,黑黑的、硬硬的,没有一点光泽,圆润的表面,已经坑坑巴巴了,如果用手去拉,会发现豆子之间有黏黏的细丝。


  现在的状态,像极了中牟人的“瓷实”。爱吃馒头的人都知道,外面卖的白面馒头,又白又软,几口下肚,一点感觉没有。中牟人就像家里做的手工大馒头,还是碱大的那种,越吃越有味,一个下肚就顶饱。


  捂好的豆子,在太阳下晾干后,工序已经全部完毕。这时已是温暖的三月,花也开了,草也绿了,人也换掉笨拙的冬装,矫健地行走在春天的大路上。


  说这么多,肚子也饿了,拿出臭豆,加油炒一炒,倒入水,放些青菜,加些粉条,甩个鸡蛋,喜辣的话放些辣椒,就可以出锅了。来来来,一碗香喷喷的中牟臭豆您慢慢品味。(本文配图摄影霍银群)

本篇审稿陈艳柯组版王睿鹏

作者简介


  李铁亮,现供职于中牟县委组织部。

本文作者李铁亮授权河南思客独家刊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南思客

博客/微博/
  委 胡建武 庄凤娟 李智信


  
   张红阳 张广杰 杨*民

总策划 吕佩义

出品人 杨海燕

初心

思想,影响人生

文字,抚摸心灵

战略合作

河南爱好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兰考县双语学校

河南省鸡冠洞风景名胜区

友情支持

新华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声明


  感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煮豆话中牟李铁亮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