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10月底,股市整体震荡走低,截至年10月底,MSCI中国指数、恒生指数、沪深指数分别下跌42.3%、37.2%、29%;进入11月后,市场触底反弹,与此同时,前期持谨慎态度的境外资金大幅涌入市场。
数据来源:记者整理视觉中国图杨靖制图
据Choice数据统计,年11月以来,北向资金重新杀回A股,连续两个多月大幅增持A股,截至上周末,累计净买入A股.3亿元。在近一个月内,北向资金增持的行业集中在大消费、金融板块,其中对酿酒行业增持最多。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期多家主流境外券商纷纷就年的A股进行了展望,对A股持相对乐观的态度,是目前各大境外机构的主流基调。
北向资金集中增持两板块
瑞银证券中国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表示,展望年,对于中国市场是积极乐观的。尽管从年的低位以来,指数都有比较明显的反弹,但是现在从估值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例如对比MSCI中国和MSCI全球指数,MSCI中国的估值是偏低的。
“从公司盈利角度来讲,现在欧美国家、成熟市场年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衰退、通胀,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他们公司的盈利增长,且他们现在估值是比较高的。相反,中国将迎来疫情后公司盈利的反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年看多中国的重要理由。”连沛堃指出。
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年A股市场估值下跌的幅度大,和流动性完全没有关系,和盈利关系不大,因为我们还是有盈利增长的,没有出现盈利大幅的垮塌,和上半年是不一样的状态,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年的估值大幅回调只有一个原因,也就是说投资者对于未来的信心是比较低迷的。而比较低迷的原因不外乎两大因素:一个是国内疫情的扰动,包括各个方面的数字开始出现一定下滑;第二,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的总体情况是比较弱的。”
展望年,孟磊认为,A股整体盈利的改善叠加估值从底部有所回升,会对市场带来一个不错的上行区间。“总结来说,我们对年的展望是比较乐观的,我们有三大结论:第一,年过度的市场估值下行,主要反映的是市场信心的缺失,受制于疫情的打扰,再加上房地产的下行。但是这两个不利因素已经开始逐步消退,使我们认为估值下跌幅度过大,所以我们开始转向乐观;第二,我们预计年A股盈利增长从4%反弹到15%左右,叠加整体流动性偏向宽松,超额流动性往上走,再加上宏观政策逐步放松的态势,我们预计年A股会有相对不错的行情,我们持积极乐观的立场。”
回顾年,北向资金流入市场大方向与A股的起伏大致同步。1~10月市场震荡走低,北向资金整体也呈现净流出;进入11月后,市场迎来触底反弹,随之北向资金又大幅回流市场。
据Choice数据统计,年11月以来,北向资金终结此前连续两个月的大幅净流出,连续两个多月大幅增持A股,截至上周末,累计净买入A股.3亿元。在近一个月内,北向资金增持最多的行业集中在大消费、金融板块,排名前四的行业分别为酿酒(北向资金区间增持.7亿元)、银行(北向资金区间增持70.63亿元)、保险(北向资金区间增持64亿元)、家电(北向资金区间增持55.4亿元)。
在近一个月内,北向资金减持最多的行业排名前五的分别为电池(北向资金区间减持43.34亿元)、物流(北向资金区间减持29.1亿元)、半导体(北向资金区间减持21.25亿元)、证券(北向资金区间减持19.52亿元)、电网设备(北向资金区间减持16.76亿元)。
展望年境外资金的动向,孟磊表示:“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的市场依然是比较积极乐观的,我们预计年北向资金可能有亿元以上的资金净流入。”
多家境外券商均唱多A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最近,多家境外券商纷纷就年的A股进行了展望,大多对年A股市场持相对乐观的态度。
近期,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称,自年11月始,中国股市已出现了一个相对较强劲的牛市信号,预计此波牛市将持续。虽然A股市场估值现较高,但其享有良好的流动性,尽管年海外市场将会一定程度复苏,但预计境外资金流入A股的良好势头将延续。
1月9日,据媒体报道,高盛策略师KingerLau等人在报告中指出,MSCI中国指数预计较当前水平有15%的进一步上涨空间。维持对中国境内外股票的超配评级,并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位从70提高至80。
日前,瑞信发布了年度中国市场策略展望报告。报告指出,从估值的角度看,年发生大幅调整之后,中国个股估值已经回撤到年以来的低位。MSCI中国指数当前对应1.2倍12个月动态市净率,为年以来第二低位,仅稍高于年10月创下的历史低位。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下降至10.5倍,为年以来相对较低水平。10月底恒生指数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净率为0.79倍,接近年以来的历史低位,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7.54倍,亦处于较低水平;经过11月反弹后,当前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净率/市盈率已分别升至0.99倍和9.35倍。目前,沪深指数对应1.56倍的12个月动态市净率,远低于2.0倍的历史均值;其对应的12个月动态市盈率为11.63倍,也低于历史均值(注:当前估值倍数均基于年12月19日数据)。
展望未来,瑞信认为,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年市场前景整体向好,当前市场反弹已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预期。因此,投资者可能会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