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美南皋物流中心,工作人员将刚抵京的大白菜卸下车。本报记者马婧摄
近期蔬菜批发价有所下降
当前,京城大部分蔬菜来自周边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南方蔬菜占比也在提升。市民的菜够不够吃,首先得看这些上游产区的产量够不够。
多公里外的河北省玉田县,望不到边的菜地里,一棵棵大白菜合抱成球。一大早,农户们就奔向菜地,挥刀砍菜。“今年的白菜结得很厚实,去年单棵是3到5斤,今年单棵能长到4到7斤。”菜地旁,柳大哥算了笔账:因为长得好,今年这里的大白菜产量至少比去年多出来两成。从10月开始,他经营的合作社每天向北京的超市供应约吨大白菜。
北京还有七大一级批发市场,供应一半以上的蔬菜。“通过承包、自建或合作的模式,目前新发地的商户在全国拥有万亩的种植基地。”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说,进入低温天气后,新发地启动市场内的战略储备,九大常规储备菜总量达到0吨。
近一周本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蔬菜日均上市量2.17万吨,持续高位运行,蔬菜货源充足、交易稳定。来自市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近期本市生活必需品价格总体回落,蔬菜批发价同比下降25%。
运输车持证快速进京
每天,五六辆货车要往返北京和玉田,待最后一批白菜进京,已经是半夜了。
记者搭上了从玉田开往北京的运输车。午夜,京秦高速公路港北检查站灯火通明,这里是唐山等地蔬菜进京的必经之地。
今夏疫情突袭时,部分地区高速路遭遇“肠梗阻”,这一轮多地疫情并发,大货车能不能上高速?上了高速能不能顺利下高速?这是司机师傅们最担心的问题。
“这一路非常畅通,今天光是大白菜,我们就拉了5车。”进了港北检查站,司机李师傅摇下车窗,把身份证递给工作人员核验。几分钟核验无误后,他重启车辆,朝京城奔来。
一路畅通的背后,是一张“重点物资通行证”在发挥效力。为确保各地农产品能够顺利进京保供,北京对进京生活必需品车辆发放了“重点物资通行证”,在进京检查站出示通行证可以实现快速通行。一个多月前,北京批发市场保供车辆预约平台正式上线,对新发地等市场车辆实行预约通行,确保车辆进京便利。
保供“白名单”机制重启
电商平台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严峻时刻,曾经的“共享员工”用工模式重启。电商平台与暂停营业的餐饮等企业联动,对其员工临时调配,以此缓解阶段性的用人紧张。另一边,多家生鲜电商正通过跨区调度等方式,缓解重点地区运力不足问题。
从上周开始,北京疫情保供“白名单”机制再度启动,符合要求的保供人员,可以申请到岗工作。“员工申请加入‘白名单’,市商务局审核通过后,就会发放通行证。”超市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已有数百名员工被纳入保供“白名单”。本市也指导重点电商平台保供人员加入“白名单”,启动“白名单”保供人员特殊解封机制,及时释放运力。
商超、批发市场、电商平台、外卖小哥……这是一场全市各方协同、快速应变的“菜篮子”保卫战,商超和电商平台不断补货、供应充足的生鲜商品和平稳的价格,让京城百姓吃下了“定心丸”。
(原标题:记者从河北玉田随运菜货车一路进京“菜篮子”满当当市民不用慌)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曹政马婧
流程编辑: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