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钱诚
一个多月前,满载遵义茶叶、白酒、铝制品、钢丝绳、水泥等共60个标箱、货值约万元产品的黔粤班列“遵义号”首趟列车,从播州区阁老坝铁路货运场直达广东佛山,部分货物通过佛山中转,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海外市场。
“遵义号”的首发是遵义市与广东重要港口城市连接,形成“公、铁、海”多式联运、内外贸双循环的有益探索。这趟班列汇集了遵义市以酱香白酒为引领的绿色食品工业等企业的重点产品,通过整合资源、通畅物流,提高了企业出口便利性,降低出口运营成本,为当地优质产品在当前环境下深拓国际市场助力赋能。
值得期待的是,“遵义号”直达班列计划到年底以每周开行2班的频率,陆续开通到深圳、广州的固定班列,并推出中欧班列“遵义号”、陆海新通道班列“遵义号”、中老班列“遵义号”等,构建起对外开放的通道网络,助力遵义外向型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
事实上,行驶在开放通道上的“遵义号”,是遵义市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一项务实举措。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遵义市紧扣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目标定位,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始终坚持“巩固上海、紧盯广东、融入成渝、联动贵阳”思路,着力打造高水平的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产业、外贸外经、开放环境,正全力以赴在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上走前列、作表率。
遵义已锁定目标:到年,遵义市净出口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确保亿元、力争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力争达到1亿美元以上,跨境电商达到19亿元以上,开放型经济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围绕开放型经济产业、对外开放通道、开放平台能级、营商环境等实施专项行动,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为此,遵义市立足各地资源禀赋,打造“一县一品一园”的开放型经济主导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开放水平。搭建“1+N”出口产业体系,打造以茶叶为核心,吉他、白酒、辣椒为支撑的首位出口产业,做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配件、灯具、服装鞋帽、皮革箱包、特色食品等重点出口产业,做强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产业。依托遵义综合保税区,积极创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区,着力培育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国有平台公司闲置物业,建设跨境电商孵化产业园,引进一批知名优强跨境电商企业落户遵义,推动特色优势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
在建设对外开放通道上,遵义市按下了“快进键”。加快黔北物流新城建设发展,把黔北物流新城建成黔川渝结合部的分拨中心、交易中心、结算中心、信息中心。推动陆海新通道班列常态化运营,稳步推进中欧班列测试和常态化运营,积极推广国际陆海多式联运。推动与广东、广西港口合作在黔北物流新城设立无水港。进一步完善陆水空口岸体系,推进遵义新舟机场(民用部分)改扩建,推动遵义新舟机场航空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实现正式开放,加快提升新舟机场开放口岸能级,积极申建进口肉类、进口水果等指定口岸。
遵义市还以外向型经济为引领,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总部+遵义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研发+遵义制造”等合作模式。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压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全面推广“互联网+海关”“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积极促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