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简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郑州十四五科创规划支持阿里等在郑建设
TUhjnbcbe - 2024/5/15 17:45:00
局限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531464.html

8月1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了郑州市“十四五”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郑州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夯实原始创新基础。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实现新突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个,基础研究水平显著增强,在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

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高新技术企业达家,科技型企业达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更具效率,产业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在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

《规划》内容划重点:

高标准建设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打造国家实验室“储备力量”。

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提质增量,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契机,促进在郑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研究方向,充实骨干研究力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网络空间先进防御、极端材料、动物免疫等领域,鼓励高校院所谋划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

围绕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和经济社会支撑力,推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相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支持郑州大学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鼓励高校院所牵头谋划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成功落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

打造高能级特色创新平台。在隧道掘进装备、超硬材料、作物育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领域,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平台。

加快推动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智能传感器(MEMS)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黄河水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华为、阿里等行业龙头企业在郑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

深入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鼓励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创建一流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

推动大企业平台化发展,支持宇通客车、郑煤机等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投入、技术合作等方式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业化众创空间,整合研发、资本、市场等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提供供应链资源对接、创业投资、研发设计、测试验证、技术指导等服务,赋能内外部科技创业主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领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攻关计划,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优化“郑科贷”业务,完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专项担保业务,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

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周期的科技风险投资体系,依托金融岛实施“基金入郑”行动,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设立郑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投资平台公司,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

支持创新龙头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支持优质成熟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对上市挂牌或发行债券融资的科技型企业,按实际投融资额给予补贴。

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联合探索投贷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加快推动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发展,加快沿G4农业科技创新廊道和G30未来产业创新带协同发展。

鼓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省实验室等一流创新平台,面向都市圈范围内的企业提供服务、开展技术合作,探索建设异地分中心、分基地。

按照“总部+基地”,主动向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等城市,外溢汽车零部件组装、传统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基地生产环节,构建跨区域产业协同链条。

鼓励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等开发区,通过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合作模式,推动优质技术成果、创业企业在周边城市落地。

全文如下:

郑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前 言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是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十三五”以来,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水平完成“十三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各项指标大幅增长,科技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

新时期,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全球竞争愈发激烈,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科技创新能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抢占前沿科技制高点上升为国家战略。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颠覆性技术全面爆发,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经济形态加速发展。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面向“十四五”,郑州市要认识新特征、把握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抢抓新机遇,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首要支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调整,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出彩的绚丽篇章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依据《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和《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基础与形势

“十三五”期间,郑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持续强化自主创新与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创新水平快速提升。“十四五”时期,郑州市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应积极抢抓新机遇,沉着应对新挑战,塑造追赶超越新动能。

第一节 “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基础

优质创新资源加速集聚,支撑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教资源供给能力不断提高,截至年底,拥有65所普通高等学校、家科研院所;年高校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83万人,居全国第三位。高端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截至年底,累计建成各级各类研发平台个,其中,国家级研发平台56个。建设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3家。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引进境内外高层次人才名、项目团队个。

科技创新投入日益加大,高质量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达.7亿元,较年增长1.37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31%。创新成效显著增强,年,专利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分别为件和16.7件。高水平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1项。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增长,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60%。

企业主体地位持续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显著增强。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截至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家,较年底增长5.6倍,科技型企业达家。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凸显,全市企业研发经费、研发人员占全社会总量的比重达80%。郑州以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集群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等两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郑州市初步形成“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创业综合体”的孵化链条,孵化载体数量从年底的31家发展到年底的家。构建完善“投、保、贷、补”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政策链条,强化科技金融支撑。组织开展“郑创汇”“强网杯”、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品牌活动。围绕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等关键环节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在同类城市中率先出台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并开展试点,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郑州市以自创区带动全市创新发展,自创区汇集了全市超过70%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郑州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凸显,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9.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超过38%,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全市之首。

科技创新支撑城市建设,社会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智慧郑州”加速建设,基本完成城市大脑一期建设,搭建了城市级六大基础平台。加强社会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8项,获得授权专利项。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累计选派名科技特派员进行指导,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1项,获得发明专利58项,推动农业与科技紧密结合。

与国内科技创新先进城市相比,郑州市整体创新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足,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二是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不足,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三是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低,创新对产业发展牵引力不够;四是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五是区域创新布局不协调,创新国际化发展深度不足;六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破不足,制度的开放包容性有待加强。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外部形势

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际间科技竞争趋向白热化,实现前沿技术引领和科技自立自强愈发重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兴技术加速向产业链各个环节渗透。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数智时代,基于数字化的创新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

“十四五”时期,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要坚定地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构建高水平创新总引擎,以中原科技城建设为重点,打造高水平创新主平台,以青年人才创业行动为牵引,集聚充满活力的创新生力军,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为突破,培育高水平创新主体,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创新文化,构建高水平创新生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郑州力量。

第二章 思路与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视察河南郑州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及郑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打造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和人才高地要求,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行动,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立足郑州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的责任与使命,着力实施“前沿突破激活科技源动力”“技术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科技赋能提升数智治理力”三大创新路径,聚焦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凝练一流创新课题、培育一流创新主体、集聚一流创新团队、创设一流创新制度、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构建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率先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共生耦合,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为郑州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打下坚实创新基础,为郑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前沿引领。把握科技前沿发展态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瞻规划布局,集中资源、着力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增加科技创新供给,在优势领域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抢占未来技术竞争制高点。

深度融合。坚持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鼓励和引导创新成果面向经济社会全领域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促进民生改善,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需求导向。围绕市场主体的创新发展需求,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开展先行先试,推动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突破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开放创新。树立全球思维,深刻认识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速汇聚全球各类高端创新资源要素,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

第三节 战略定位

“十四五”期间,瞄准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实现新提升,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国际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创新制度的改革试验区。

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突出源头创新作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推进河南省科学院重建重振与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群和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补齐原始创新短板,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全国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与培育新兴产业为出发点,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新兴产业发展高地。

国际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发挥郑州的枢纽门户和内陆对外开放高地优势,拓展枢纽功能,推动高端人才、金融资本、技术成果等全球创新要素在郑州汇聚,打造国际创新要素汇聚枢纽。

创新制度的改革试验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构建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优化创新制度环境,打造创新制度的改革试验区。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郑州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国家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夯实原始创新基础。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在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实现新突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9个,基础研究水平显著增强,在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

创新体系效能大幅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水平在国家中心城市中稳步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3%,高新技术企业达家,科技型企业达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取得新成效,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更具效率,产业创新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在优势产业领域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

双创生态活力大幅提升。创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服务体系加速完善,双创环境持续优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科技成果转化、监管机制等方面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全民科学素质大幅提升。

第三章 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主动对接、深度融入重大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布局,统筹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切实增强源头创新供给,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

第一节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重塑实验室体系。高标准建设嵩山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等,打造国家实验室“储备力量”。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提质增量,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契机,促进在郑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调整研究方向,充实骨干研究力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网络空间先进防御、极端材料、动物免疫等领域,鼓励高校院所谋划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学术影响力和经济社会支撑力,推动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相近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推动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超硬材料磨具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及仪器设施资源向社会开放。

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功能区,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发展的配套园区,围绕优势基础研究领域,加快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郑州大学建设超短超强激光平台,鼓励高校院所牵头谋划新一代正负电子对撞机、量子信息技术基础支撑平台、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成功落地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聚焦高端装备、信息科学、生命健康等领域,实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生态建设专项,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打造高能级特色创新平台。在隧道掘进装备、超硬材料、作物育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等领域,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争创国家级平台。加快推动地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智能传感器(MEMS)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黄河水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支持华为、阿里等行业龙头企业在郑建设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围绕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10个新兴产业链、装备制造等5个传统产业链,共建以应用为导向、与产业配套的行业研究院,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科研与产业紧密衔接。

第二节 提升高校院所创新能力

深入推进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鼓励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创建一流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强化高校对产业的支撑,推进驻郑高校调整优化急需特色专业设置,加快构建服务本地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专业体系,引导有条件的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设立智能传感器、网络安全等地方特色产业学科。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加强基础学科重点领域的前瞻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基础研究学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围绕优势学科(技术领域)承接一流课题、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开展重大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推动省科学院、省农业科学院开放汇聚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新型科技创新研发机构;推动建立健全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支持科研院所试行更灵活的编制、岗位、薪酬等管理制度,允许科研院所自主聘用内设机构负责人。

第三节 打造一流新型研发机构

围绕郑州市重点产业领域的发展需求,着力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构建市、区两级联动的共建模式。持续支持已共建落地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郑州中科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郑州中科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工程化试验平台等,加速新型研发机构向技术源头和成果应用双向拓展,支持成长性好、发展速度快的新型研发机构成长为河南省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培育新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世界强企业、科学家及科研团队交流合作,引进共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发挥平台优势,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优化完善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管理办法,探索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的管理体制、建设模式、运行机制,推行“研究院+运营公司”建设运营模式,进一步激发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

第四章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形成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第一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程,培育一批有研发机构、有研发人员、有研发经费、有产学研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面落实各类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研发经费投入“存量补助+增量补助”对企业的科技创新进行支持,构建研发经费投入正向激励机制,将研发投入与科技项目申报、创新平台建设等挂钩;支持企业设立研发准备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动力。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强化以评促建,组织开展平台考核、评估和管理。

强化产学研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支持企业联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加快行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转化应用。组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团,实地调研和指导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企业科技创新问题台账、需求台账,分类分层次开展一对一辅导。

第二节 场景建设驱动企业创新

支持企业组建场景创新实验室,围绕氢能源汽车电池、智能传感器、北斗+时空大数据、区块链金融安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开展场景实测,验证商业模型。推进郑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应用、智慧城市等领域,征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重点梳理创新型企业可参与的场景机会,积极谋划重大场景项目,编制并发布场景清单。举办场景大赛、场景发布大会、场景技术论坛等活动,引导优质创新型企业发挥自身技术创新优势,参与创新场景建设。推动应用场景建设中验证成功的创新产品(服务)在全市推广,加快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第三节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

鼓励开展多元创业,夯实创新企业后备力量。聚焦科技创业,建立科学家、企业家、风险投资家在研发早期的合作机制,引导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海外归国人员、企业科研人员带技术成果在郑创业,培育一批具有技术实力的科技型企业;支持高校科学理性地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规模,建立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挖掘培育机制,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应评尽评、应入进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万家培育计划,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加强对入库企业的动态管理与跟踪服务,推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领军企业,加大对企业的科技金融、产学研、人才引进等政策支持,打造一批专业领域突出、市场占有率高、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

第四节 全力做强做优龙头企业

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培育计划,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并购,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积极开展全球布局,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挂牌上市。实施标准领先战略,鼓励创新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推进企业服务和监管机制创新,强化数据、信息、场景等新经济要素对行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支撑。推动大企业平台化发展,支持宇通客车、郑煤机等龙头企业通过资本投入、技术合作等方式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业化众创空间,整合研发、资本、市场等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提供供应链资源对接、创业投资、研发设计、测试验证、技术指导等服务,赋能内外部科技创业主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龙头企业围绕优势主导产业领域,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攻关计划,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第五章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创新竞争能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凝练一批重大课题,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创新产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撑郑州市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业态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科技赋能提升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围绕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重点突破智能传感、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关键技术,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技术研发与产业体系。智能传感器领域,以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高精度等为方向,开展MEMS传感器、软件和算法等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多传感器集成与数据融合、跨平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关键技术;加强物联网与5G等技术的融合创新,推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电力、智慧城市等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新型显示领域,加快突破OLED、QLED、高世代TFT-LCD、柔性AMOLED、激光显示、Mi-cro-LED等关键技术,推动高端新型显示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智能终端领域,巩固提升智能手机产业,加快研发高集成度、低功耗、多功能关键元器件,围绕文化教育、医疗健康、娱乐消费等领域智能化发展需求,研发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VR/AR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

高端装备制造。紧抓装备制造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方向,研究重大成套装备、高性能基础部件,突破制造共性技术,强化特殊领域重大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高性能装备制造技术。盾构及工程装备领域,加快实现技术性能可靠、安全、高效,推进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电力装备领域,开展智能巡检、储能变流器、环保型开关等关键技术攻关,研发高效可靠、智能环保的输变配电及新能源电力装备。矿山装备领域,开展高压大断面支护、采选矿智能控制、智慧矿山管控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安全、高效、绿色矿山成套装备示范应用。环保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重点产品领域再制造等资源循环化利用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开展车辆控制、信号、车路协同、检测检修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智能装备领域,开发具备视听、交流、判断和行为能力的服务引导类机器人,研发智能化专用数控机床、增材制造和激光制造装备、智能物流和仓储装备等新型智能装备,推进重点领域示范应用。

新型材料。顺应新型材料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提升新型材料产业创新竞争力。超硬材料领域,面向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电子、半导体、汽车等高端市场需求,持续突破HTHP和CVD法金刚石制备技术及立方氮化硼提纯技术,发展更低成本、高精密度的超硬材料,大力发展高效、高速、高精、绿色化的超硬材料切磨抛和钻进、切削工具制造技术,加快研发第三代及第四代半导体材料、高性能散热材料、光学窗口材料、纳米金刚石材料、高端电极材料等功能性金刚石材料。先进金属材料领域,突破低成本、先进制备及创新应用等技术瓶颈,加快研发高强韧耐蚀耐热铝合金、超高强铝锂合金等金属材料,提升先进金属材料设计、制备加工的核心竞争力。高分子材料领域,重点开展高分子环保材料、硅酮结构密封胶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高端技术攻关。高温陶瓷材料领域,加快研发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大尺寸高端工程陶瓷材料制备与超精密加工制备技术。耐火材料领域,持续提升耐火材料的致密度和抗腐蚀性能,推进生产过程绿色化。先进电子材料领域,开展氧化物陶瓷靶材、高性能金属及合金靶材、芯片封装材料等高端电子材料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电子材料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升级。

现代食品制造。立足市场对高营养、功能性、有机型食品的消费需求,围绕速冻食品、肉制品、面制品、乳制品、休闲食品等优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现代食品产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食品加工制造领域,加快研发绿色节能工艺挖掘与优化、食品添加剂与配料绿色制造、精深加工和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节能速冻、绿色杀菌、成分萃取、标准化调理、连续化烹调、便捷化复热等共性技术。食品营养健康领域,加快研发特殊膳食食品、功能食品、个性化食品等营养健康食品制造技术。食品保鲜物流领域,突破食品原料绿色保鲜减损、微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实时感知等技术,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与控制能力。食品安全防控领域,开展食品危害物快速无损检测、食品加工储运过程智能防控、食品智能化溯源与危害因子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

第二节 加快突破新兴产业技术

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坚持汽车产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依托新能源客车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整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开展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领域,开展汽车底盘一体化、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整车轻量化、智能能量管理控制等技术研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重点开展环境感知、高精度定位导航、车路云一体化、智能驾驶车控操作系统、智能决策及控制等技术攻关,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场景示范应用。动力电池领域,研发高比能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等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域,开展高精度传感器、车规级计算芯片、高集成度驱动及整车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传动轴等零部件研发。

生物医药。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聚焦重大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加快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等关键技术研发。生物药领域,加快开展重组蛋白药物、抗体药物、核酸药物、细胞治疗等药物研发。化学药领域,重点开展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靶向药物发现、新实体分子设计、合成及结构优化等技术研发。中药领域,加强中药新型饮片、中药复方制剂、中药新型制剂等技术研发。医疗器械领域,围绕医疗器械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趋势,加快开展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与精密制造,加快推进分子诊断、免疫诊断和微生物检测等产品研发。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作用,加速赋能产业升级,壮大数字经济,加快开展北斗应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传输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北斗应用领域,面向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对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的需求,开展北斗广域精密实时定位、多源信息融合组合定位技术等攻关。网络安全领域,加快突破网络空间拟态防御、密码动态防御、5G网络切片安全等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自主可控安全产品示范应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机器学习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语言及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攻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智能无人机等产品研发,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新一代信息传输技术领域,重点开展VR视频传输和基于新一代信息传输技术的云、边缘、终端协同关键技术攻关。

第三节 前瞻布局未来技术创新

准确把握前沿科技发展趋势,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行动,面向未来网络、前沿材料、生命健康等领域,探索实施一批重大课题,加强基础研究和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突破一批前沿引领技术,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未来网络领域,重点开展量子芯片和超导量子器件的设计制备和表征测试、核心器件技术材料、设备研发,突破共识算法、数字身份、隐私保护等区块链核心技术,加强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跨媒体感知计算、多模态网络等前沿技术研究。前沿材料领域,开展先进能源材料、智能仿生材料、极端环境功能材料等前瞻性研究。生命健康领域,密切跟踪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突破生命信息解读、生物合成、基因编辑、脑科学等关键技术,在生物育种、现代医疗领域开展应用示范。

第四节 科技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以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为重点,加快组建农业科技研究院,强化机制创新,激发农业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在生物育种、农业机械、智慧农业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实现农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群体性突破,大力支持有机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生物育种领域,开展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技术研究,加快开展小麦、玉米、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及果蔬、瓜果、花木等特色经济作物等关键育种技术研发。农业机械领域,加快研发大中型、智能化、复合型农业机械,提升农机智能化、自动化、精准化作业水平。兽药领域,突破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升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点能力,完善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智慧农业领域,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加速融合,加快推动区块链、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精准种植、农产品流通溯源、农业检测等领域的示范应用。

第六章 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建设打造国家人才高地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团队),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打造强大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国家人才高地。

第一节 加快人才梯度体系建设

加大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招引力度。完善郑州市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实施好“郑州人才计划”,落实各项人才资助与服务。强化省科学院、省实验室、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的引才聚才作用,依托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等高水平赛事活动,大力引进海内外院士、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等顶尖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及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对顶尖人才(团队)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的方式,量身打造创新平台、试验场景。运用大数据技术绘制高层次人才分布地图,掌握行业领域创新动态和人才信息,助推人才、团队项目精准对接。

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中青年科技创新骨干人才,支持高校建设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扩大硕士、博士招生规模,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硕士、博士,实施“青年创业行动”;依托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鼓励优秀青年开展重点领域的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探索构建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组建现代产业学院,加快推进网络安全学院、传感器学院等建设,聚焦信息安全、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培养操作管理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一批新职业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人才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基地,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实施好“数字人才”培养计划。支持企业引进培育急需紧缺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对未能纳入“郑州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认定范围的,采取积分评价方式,依据能力素质、紧缺指数、薪酬水平等指标择优认定,根据认定结果提供相应层级的薪酬补贴。

第二节 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

畅通人才流动机制。健全“全职+柔性”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候鸟教授等方式促进人才流动,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双向流动,探索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聘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人员为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探索实施“科技副总”试点,面向企业设立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挂职岗位。实行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打造外籍高端人才“绿色通道”,完善外籍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来华工作、交流的停居留政策。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坚持以市场价值回报人才价值,完善市场化分配激励机制,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对实现重大科研突破、重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产业培育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才给予奖励。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作为市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优先推荐为各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完善人才服务保障,综合运用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人才公寓等方式保障人才安居需求,提升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人才发展环境。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坚持原创导向,创新人才评价回馈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在河南省(中原科技城)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探索开展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试点,开展重点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自主认定。畅通非公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审的通道,设立非公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点,提供政策宣传、申报条件审查、申报辅导、评审材料报送等一站式服务。

第三节 积极组织人才交流培训

搭建企业与本地高校院所合作桥梁,开展“高校科技人才行”等人才对接活动,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校企合作。聘请国内外知名商学院教授、成功企业家、资深金融投资人、产业领域专家及政策专家等作为导师,面向科技创业人才开展科技创新、企业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专业化培训。持续实施优秀企业家领航计划,联合清华大学、哈工大等高校开展专题培训,举办领航计划企业家论坛、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促进专家、企业家跨界交流,组织企业家到国外知名高校、企业培训考察,拓宽国际视野。

第七章 完善技术交易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以服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高水平建设郑州技术交易市场,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枢纽,争创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探索多元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一节 搭建郑州技术交易市场

按照“开放合作、服务集成、市场驱动”的原则,推动郑州技术交易市场建设,优化线上线下“一网一厅多驿站”,吸引服务机构搭建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完善技术交易、科技成果评估、技术投融资等服务功能,实现创新要素的集聚和高效配置,推动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有效对接、精准匹配,促进一批符合产业需求方向、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技术交易中的运用,依托城市大脑、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平台,为技术交易市场提供算力支撑,加强对科技成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精准画像,提升交易的安全性和匹配的精准性。积极对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交易所及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科技市场,定期组织专家、院所、机构、企业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场活动,集聚全国创新成果资源。

第二节 提升成果转化服务水平

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开发区等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开展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开发和小批量试生产,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推进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完善现有转移转化机构的服务功能,强化技术经纪、技术集成与经营、技术投融资等服务;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鼓励民营企业自建或与其他社会力量联合建立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吸引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来郑设立分支机构。完善技术转移市场管理,加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合同在全国技术合同网上登记系统的备案统计工作,完善登记服务流程。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将技术经纪(经理)人纳入郑州市职称评审和专业人才培养序列,定期对技术经纪(经理)开展实务操作培训,支持优秀技术转移人才出国交流、培训,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第三节 探索多元成果转化模式

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通过创业转化、技术许可、技术入股、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成果转化和价值增值。完善“技术跟着人走”的技术转移机制,鼓励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持有人为企业提供连续性技术指导,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成效。通过“企业出题、能者破题”,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解决企业技术难题。鼓励科技成果跨域转化,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政策支持力度,定期到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科技成果系列对接活动,吸引一批优质科技成果来郑转化,打造全国技术转移枢纽;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共建跨国成果专利池,链接国际高端科技创新成果。

第八章 高效配置创新要素,构建一流科技创新生态

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不断提升专业孵化水平、强化科技金融保障、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构建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第一节 建设一批专业孵化载体

引导创业孵化载体专业化、市场化、精准化发展,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全生命周期的创业孵化链条。发挥郑州航空港区、郑州高新区、金水区等双创示范基地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孵化载体链接科技服务资源,引进第三方运营机构,提升孵化管理水平,创新载体盈利模式,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推动各类孵化载体提档升级。大力提升大学科技园发展内涵,推动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资源紧密互动,集成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协同推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业孵化和产业育成。鼓励行业龙头骨干企业、高校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等多元创新主体,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北斗等细分产业领域,搭建主体协同、服务精准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探索建立“产业基金+专业技术平台”的定向孵化模式。鼓励郑州高新区、金水区、郑东新区发挥区内科技资源集聚优势,争创创新创业街区试点。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智慧岛标准化建设运营模式。

第二节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

优化“郑科贷”业务,完善科技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引导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专项担保业务,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健全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周期的科技风险投资体系,依托金融岛实施“基金入郑”行动,支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在郑设立分支机构,加快设立郑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投资平台公司,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完善郑州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鼓励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创新力度,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完善基金绩效考核机制,着力解决政府基金“不敢投”问题。支持创新龙头企业开展直接融资,支持优质成熟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对上市挂牌或发行债券融资的科技型企业,按实际投融资额给予补贴。鼓励创业投资机构和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联合探索投贷联动、投债联动、投保联动等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第三节 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提质发展,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等专业科技服务,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发展会计、审计、法律、战略咨询等综合科技服务,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探索发展融合交叉的科技服务新业态,推动科技大数据与知识服务、科技云服务等落地。加快布局研发开发、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领域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扩大科技服务资源供给,在标准、计量等领域,引导非民营科技服务机构下设市场化分支机构,推动高水平科技服务资源向社会开放。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引进一批专业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的科技服务机构,支持国内外知名科技服务机构来郑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科技服务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聚区。

第四节 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促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优化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激发各类主体知识产权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培育发明专利、PCT专利、地理标志等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面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郑州)试点平台建设,强化重点产业专利导航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化一站式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与保护协作,探索建立多元化、一体化、国际化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体系,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领域的保护,进一步强化中国郑州(创意产业)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郑州市知识产权法庭服务效能;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

第五节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创设一流创新制度,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机制和模式。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优化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推动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优化科研项目组织模式,创新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探索“赛马制”、首席科学家制等方式,实施一批重大研发专项,吸引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强化责任落实与绩效考核,实行项目关键节点“里程碑”式管理,减少各类过程性评估、检查、抽查、审计等。鼓励开发区等开展“管委会+公司”的管理模式探索。

第六节 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加强科技创新政策顶层设计和突破性政策研究,优化完善现有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提高政策的精细化水平,研究出台面向新兴领域的专项支持政策;跟踪研究国内其他城市的新政策、新举措,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推动全市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处于优势地位。探索使用多元化政策工具,推动从“给资金、给优惠”向“给场景、给机会、给许可”转变,通过场景营造、授权许可、资源开放、标准放宽等方式支持创新。构建完善的“研究—出台—兑现—评估”政策管理链条,建立长效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与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探索开展政策众筹,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以问卷调查、征集建言等形式面向全国“筹智”。

第七节 大力弘扬科技创新文化

持续打造好“强网杯”全国网络安全挑战赛、“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世界传感器大会、中国北斗应用大会、“中国创客领袖大会”等活动品牌;积极承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国际网络安全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拓展商城文化、黄河文化的内涵,推动创新创业基因植入城市文化,大力培育具有郑州特色的创新文化,营造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增强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自信。实施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行动,强化科普能力和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办好科普月等科普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创新文化氛围。加强科技伦理治理,健全科技伦理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符合实际的科技伦理制度,推动科技伦理要求贯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科技活动全过程。加强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挖掘优秀科学家、企业家和创新创业典型案例,生动报道一批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尊重创新、参与创新、敢于创新的新风尚,打造创新“活力之都”。

第九章 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打造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按照“全域统筹、重点突出、协同联动、科产城融合”的布局理念,构建“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的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引领带动全市创新协调发展,打造全国领先的创新型城市。

第一节 打造沿黄科技创新带

强化战略性科技资源承载能力。以自创区为引领,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沿黄河生态走廊,串联智能传感谷、金水科教园区、智慧岛、鲲鹏小镇等关键创新节点,聚焦创新研发、产业孵化、教育科研、科技服务等功能,打造沿黄科创带。以沿黄科创带作为“十四五”时期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布局和新兴产业培育的主要承载区,优先布局符合郑州市创新发展需求的重大产业项目、国家级创新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等在郑落地。主动争取河南省委、省政府支持,在适当时机设立沿黄科创带开发建设协调机构,统筹推动沿黄科创带建设,协调全市优质科创要素重点布局。

“一带引领、两翼驱动、四区支撑、多点联动”空间布局

第二节 高标准建设中原科技城

优化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规划理念、空间布局、体制机制。推动中原科技城与省科学院融合发展,促进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在空间布局、政策支撑、服务保障等方面有机衔接。加快建设龙湖北部片区、龙子湖片区、白沙南部片区等重点功能片区。将中原科技城纳入省级战略统筹,建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未来科技研究+中试+成果转化”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研发功能区,将中原科技城建设打造成为“科技、智慧之城”、“宜居、生态之城”和“集约高效之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城。

第三节 提升发展国家自创区

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的创新引领示范作用和先行先试的优势,持续开展改革创新和政策探索,建设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强化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培育壮大创新型产业集群。推动郑州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定位,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支持郑州高新区深化“一区多园”发展,采取合作共建、委托管理、飞地发展等方式,整合或托管区位相邻、产业相近的产业园区,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推动金水区、郑州经开区、郑州航空港区等自创区辐射区及辐射点深化与核心区的互动合作,挖掘区域空间潜力、强化创新功能,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集聚区。

第四节 推动全市联动创新

按照“点面结合、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的理念,依托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和32个核心板块、省级开发区等平台,加强区域板块创新联动,形成“四梁八柱”有力支撑的创新东西“两翼”。以郑东新区为引领,联动郑州航空港区、郑州经开区、新郑市、中牟县,提升产学研协作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承接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打造东部产业协同创新片区。以郑州高新区为龙头,重点联动中原区,辐射带动荥阳市、巩义市、上街区,打造西部科技创新辐射片区。

优化区县(市)创新创业与新业态布局,共同支撑形成郑州创新发展的大格局。鼓励二七区、中原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上街区等老城区提质发展,建设现代新城区。推进荥阳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中牟县、登封市等县(市)转型升级,打造县域创新型产业集群。以省级开发区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择优遴选若干区县(市)科技园区纳入自创区辐射点,共享省市支持自创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推进省级开发区二次创业、提档升级。

第十章 塑造创新枢纽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创新水平

立足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深化区域创新合作,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升开放创新水平。

第一节 强化区域创新引领

加快推动郑州都市圈创新一体化发展,依托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都市圈等战略,发挥郑州的科技资源密集优势,辐射带动洛阳、新乡、许昌、开封等城市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推动郑开科创走廊建设发展,加快沿G4农业科技创新廊道和G30未来产业创新带协同发展。鼓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省实验室等一流创新平台,面向都市圈范围内的企业提供服务、开展技术合作,探索建设异地分中心、分基地。按照“总部+基地”,主动向开封、洛阳、新乡、许昌等城市,外溢汽车零部件组装、传统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基地生产环节,构建跨区域产业协同链条。鼓励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等开发区,通过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合作模式,推动优质技术成果、创业企业在周边城市落地。建立城市群日常交流机制,开展在科技创新、创业孵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交流。

第二节 链接国内创新高地

面向北京、杭州等创新创业资源密集区域,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设立异地孵化器,重点支持原始创新研发和技术成果转化,构建“在外研发+异地孵化+本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资源引流新机制。促进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科技合作带建设,开展创新资源共享、科技联合攻关、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引导重点功能区、开发区与先进科技园区的创新合作、产业协作,积极对接中关村、上海张江、苏州工业园等一流园区,通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放服务资源等合作方式,推进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要素高效流动。强化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创新生态圈的链接,组建科技创新合作办公室,外派团队常驻,建立长期联络机制,定期组织郑州市企业、投资机构等创新主体赴创新生态圈内的先进城市学习考察,持续深化创新合作。

第三节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中铁装备、汉威科技等企业面向欧洲、“一带一路”沿线创新强国布局全球技术创新网络,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离岸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海外创新平台。支持市内科技园区与欧洲、东南亚国际先进园区缔结“姊妹园区”,探索互设创新中心,举办高科技专题研讨会、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型企业互访考察等活动,打造创新人才和企业流动的国际化平台。积极吸引全球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和科技服务机构来郑设立分支机构,有序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推动跨国技术研发创新及国际重大科技项目合作。

设立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聚集海外高层次人才,出台支持离岸创业系列政策,支持海外人才开展离岸研发、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等业务。

第十一章 升级城市数智治理,科技赋能中心城市发展

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城市建设、管理、服务和发展深度融合,把数字郑州建设作为科技创新的先导工程、基础工程、骨干工程,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总引擎,实现城市治理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打造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新标杆。

第一节 提升城市数字治理水平

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完善智慧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现代化城市。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设施落地,有序推动河南省能源大数据应用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化“数字郑州”城市大脑项目建设,持续完善基础平台功能,优化城市大脑感知能力、物联能力、思考能力、学习能力、指挥能力和运营能力等基础能力,提升城市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强化各部门数据互联、业务协同,优化办事流程,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开展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服务,构建以“一件‘事’”为牵引的智慧政务服务。

第二节 推进科技惠民技术创新

围绕改善民生和促进绿色发展的需求,加快人口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交通出行等领域关键技术创新应用。人口健康领域,重点开展非传染性重大疾病发病机制、精准诊断技术研究,大力开展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快速筛查诊断技术及生育监测、重大出生缺陷早期筛查等妇幼健康技术研究;加快构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提升数字化诊疗及分级转诊等服务水平。资源环境领域,重点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绿色生产及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监测预警、分析治理等技术研究;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重点开展生态修复、黄河水资源科学调控和配置、水沙调节与水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突破。公共安全领域,围绕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社会安全、减灾防灾等领域,加强监测预警与控制、应急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交通出行领域,完善交通综合信息、指挥调度和综合服务系统,依托传感器、北斗技术对实时交通数据及时感知、监测,实现“信息采集、实时监控、信号控制、交通执法、指挥调度、停车引导”等功能集成;推动无人驾驶公交系统示范应用,将中原科技城建设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标杆工程。

第三节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提升农业科技研发水平,支持本地创新主体开发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农业技术与农业产品的宣传推广,推动高校院所先进农技成果和重点企业新产品在农村地区优先转化应用。大力推进星创天地、农民工返乡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提升农村创新创业水平,培育智慧农业等业态,实现农业规范化、协同化、科学化、信息化发展。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持续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更多科技服务活动与技术培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农村地区开发特色农产品、创意产品,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融合新产业,运用农村电商、农产品直播等形式扩大农特产品市场与知名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工作推进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考核机制,促进协调发展,汇集全社会力量,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

第一节 强化规划实施

做好规划实施的衔接与协调,加强科技创新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衔接。建立高效协同领导机制,负责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问题研究、重点工作推进等;强化职能部门协作与联动,定期组织科技规划实施交流会,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科技工作稳步、健康、可持续发展。统筹项目安排,制定科技创新工作路线图,明确工作责任和进度,提高规划编制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第二节 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财政资金统筹支持,建立市和区财政统分结合投入机制,建立科技创新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构建多元资本投入机制,重点用于支持创新主体培育、鼓励加大研发投入、基础前沿研究、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创新生态体系优化等。统筹全市各类增量建设专项,引导重大科研平台、重点创新企业、高端人才等资源聚集。

第三节 健全科技管理

明确政府和市场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科技创新审批项目,加强对科技工作人员的培训,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强化顶层设计、改革管理体制,加快构建统筹协调、科学规范、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体系,形成科学高效和公开透明的组织管理机制。完善科技治理体系,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成立共治组织,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重大科技项目决策,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第四节 强化监督考核

结合郑州市综合考评工作方案,加强对郑州市科技创新各项工作的评估监测考核,创新监督考核工作制度,加强对考评结果的专项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措施,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绩的重要参考,营造科技工作攻坚不畏难、实干攀高峰的浓烈氛围。协同各开发区、区县(市)制定关于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计划,持续完善科技项目库,做好科技创新“十四五”的中期、期末评估等工作。在推进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探索性失误或未达到预期效果的不作负面评价和责任追究。

责编:陶纪燕

审核:李震

总监:万军伟

1
查看完整版本: 郑州十四五科创规划支持阿里等在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