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提到,公募可能又开启自购潮。果不其然,截止到这会儿,已经有16家基金公司及3家券商资管公告自购,自购金额累计达到15.8亿。
借来
韭菜投资学统计的一张图,万得全A指数(红线),每月机构净自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总金额(蓝线)。要说自购行为完全抄底市场,那也不是。随着这几年公募行业规模的增大,自购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虽然十几亿自购行为,可能影响不大,但毕竟是真金白银,也是一种积极的信号。
交银新锐基金经理杨金金,管理的交银趋势优先混合开放限额,单日限额由元变成50万。
杨金金是有名的“画线派”选手,目前管理2只基金,规模共计.03亿。今年以来,交银趋势混合A-3.23%、交银启诚混合A涨9.19%。
这次开放限额的只有交银趋势,比较奇怪的是这只基金规模已超百亿;而另一只交银启诚只有30多亿,却没有开放限额。这只规模较小的基金,业绩也更好一些。
据说,这次开放就要20亿资金,够了就恢复到元限购。
最近开放限额的还有:
招商基金李崟管理的招商安泰平衡和招商睿逸,9月8日限额万,10月17日起不设限额。李崟是今年表现相当不错的一位基金经理,半股半债的配置跑赢了大部分的偏股基金。
个人觉得基金里的“限额”“分红”都是很奇妙的设计,基金管理人要是有心的话,完全可以利用“限额”“分红”传递一种信号。印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曾经中欧基金的周应波,每次市场波动之前先分红。
无论是基金管理人的自购行为,还是基金经理打开限额开门迎客,都是给市场传递一种信心。
那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现在就是底部了?现在就要买买买?那倒不至于,毕竟精选抄底是不太可能的。
具体到要不要买打开限额的基金,我觉得规模应该作为一个考量的重要因素。
国庆期间在帝都看电影,但一场下来寥寥几人。我当时就感叹线下消费恢复还需时日。
但看了一下上半年线上支付数据、电商等,都没有太明显的下滑。说明线上电商消费还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最近快递行业的三季报发布,数据还不错。
出于好奇,找了2只物流主题的基金:
长期看,工银物流产业业绩较好,今年表现看嘉实物流产业更佳。
嘉实物流产业这只基金虽然说是主题基金吧,但是规模适中,业绩上长期也跟得上,今年以来回撤也较小。真的讨人喜欢。最新的机构占比超45%。
被动投资上,有两只ETF分别是银华和富国,但规模都不足1亿。跟踪指数均为中证现代物流指数。
中证现代物流指数选取专业品物流、供应链物流、冷链和农产品物流、仓储服务、物流信息化和电商平台等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现代物流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疫情对线上电商消费,影响小于线下;再有物流行业的高速增长,往往依靠的是大的电商平台。随着抖音、快手等新势力崛起流量平台电商业务的崛起,也给物流带来新的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