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河南省委改革办、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召开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策培训暨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分工,细化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着力推进医共体建设由“搭梁架柱”向“提质增效”转变、由“点上攻坚突破”向“面上整体提升”转变,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阚全程,省委改革办副主任王旭、韩大永,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若石参加会议。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医疗卫生领域供需矛盾、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就医新格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河南狠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6月,河南省委将医共体建设纳入省委常委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由省委常委、秘书长统筹推进、省委改革办具体牵头落实,并于7月20日组织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题部署。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重点改革任务,健全推进机制,细化配套措施,形成了*委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各方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全省医共体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省卫生健康委统计显示,全省个县(市)共组建个医共体,实现县(市)全覆盖;涌现出周口市、平顶山市和郸城县、郏县、巩义市、宝丰县、濮阳县、息县、中牟县、新野县等一批抓落实的先进典型市、县。其中,郏县今年被国家确定为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同时,医共体“整合型”功能优势在疫情防控中作用凸显,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全省医院通过“二甲”评审,32医院水平。61%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所达到推荐标准,16医院。
就下一步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阚全程要求,各地要找准医共体高质量建设的着力点和工作抓手,对标对表国家标准和河南出台的《操作规范手册》《成效评估标准》等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在建设理念、供给体系、能力建设、服务内涵等方面想实招、用实劲,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坚定不移把医共体建设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要将医共体融入县域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眼“一体化”建设目标,将医共体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将公有产权村卫生室纳入*建综合体、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发挥医共体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医共体建设成效评价的硬杠杠。在考核评估医共体建设成效时,不能简单地把“推进手段”和“过程指标”作为重点,要把群众看病就医“是不是方便了、是不是便宜了、是不是满意了”作为考量的关键,努力让老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王旭说,县域医共体建设是贯穿基础社会领域的综合性改革,涉及部门多、人员多,必须协调各方利益、压实各方责任,最大程度形成同向而行的合力。在推进这项工作时,各地要再提升认识,在更深层次增进改革认同,更多环节取得改革突破,更大范围凝聚改革合力。要强化医保打包支付和信息化建设这两个支撑,做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要贯彻省*代会要求,把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贯通起来发展,积极推进省医学中心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达标升级。针对当前乡村两级医疗卫生人才缺乏问题,要积极探索建立县招乡用、乡聘村用、轮岗派驻等人才引进、使用、管理机制。同时,注重改革*策统筹和进度统筹,确保改革*策彼此配套、改革进程前后衔接,提升改革整体效果。
周口市委改革办、濮阳县卫生健康委、医院分别介绍了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做法,省卫生健康委体制改革处负责人解读了今年出台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操作规范手册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评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