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0/30 18:16:00
大上海保卫战攻坚期,复工复产进行时,外资企业不缺席。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外资生产型企业复工复产,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于5月16日下午线上共同举办了上海市产业和信息化领域复工复产宣介会。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金山区副区长翟金国,以及市商务委、市交通委、市经信委相关部门及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参会。美国商会(上海)会长郑艺、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上海英国商会执行会长邓杰、塞尔维亚工商协会代表处主任耶琳娜、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中国司副司长余镇安以及中国欧盟商会、中国意大利商会、中国法国工商会、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上海代表处、上海市香港商会等10家外国和香港在沪商会及相关外资企业30余位代表出席了宣介会。宣介会上,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前理事长中塚润一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马铭博和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区域物流贸易合规经理周晴做了交流发言,就物流保障、闭环管理、员工上班、企业产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诉求。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金山区副区长翟金国分别通过特斯拉、罗氏制药、西门子医疗、通用电气、花王等外企具体案例的介绍,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统筹发展,推进本区复工复产。此外,市商务委外国投资管理处副处长丛颖和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货运处处长王勤勇分别就营商环境、物流保障等情况做了详细说明。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景莹在致辞中表示,4月中旬以来,上海市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持续稳步推进。从5月16日开始,上海将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的原则,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两周前,上海市友协通过部分外国在沪商会收集了外资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诉求。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复工申请、供应链协同复工、物流运输、人员返岗及关键岗位人员复工等方面。景莹表示:“你们的诉求我们都听到了,你们在疫情防控方面遇到的困难,我们感同身受。”她向所有坚守在上海、理解并配合上海各项疫情防控举措的外资企业表示感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英介绍了生产型企业的复工复产相关情况,对包括完善全市复工复产统筹机制,细化行业方案指引,建立健全“白名单”制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外资外贸,落实各项保障机制,如畅通物流交通体系、推动人员返岗、强化防疫保障工作在内的事项做了详尽的介绍。据张英副主任介绍:前期已经发布《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策措施》21条,实施“一揽子”降费让利、房租减免、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助企纾困*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从保障城市基本运行、防疫抗疫战线、功能性产业链稳定的角度,发布了四批共家重点保障推动的“白名单”企业,前三批次企业复工率分别为96.1%、77.9%、55.4%。目前全市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已复工多家,占比接近50%,金山区、青浦区、奉贤区、松江区的规上企业复工率均超过50%。她表示,下一步,上海将以扩面提率稳推进为基本方针,坚持需求导向,继续深化“一企一清单”、问题清单和销项机制,规范好“白名单”制度,跟踪和监测重点企业的运行状态、疫情防控状态,保障城市基本运行和重要功能性产业的运转;继续推进物流仓储、邮*快递、车流通行、防疫措施、应急生产等保障性工作,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做好服务;用好技术赋能,用数字化手段助力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确保全面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持续稳中向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上海正在严而有序地推进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外资在上海经济中有很高的占比和分量,加快外资企业的复工复产对于保障本市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巩固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各区、各部门直面企业急难愁盼,打出保畅稳链纾困组合拳,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戎之勤将这场*策宣介会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在总结发言阶段,戎之勤副主任表示,上海高度重视和推动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目前外资企业复工复产进入了快车道,企业的一些问题诉求得到有效解决,正在统筹推进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同时,戎之勤也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疫情防控是复工复产的重要保障。希望商会组织、外资企业保持耐心、充分理解,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好防疫相关要求和责任,保护好自身和企业员工的健康安全。戎之勤还表示,下一步还将持续优化企业服务,支持广大外资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会进一步做好外资企业问题诉求的协调处理,推动更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会后,部分在沪外国商会及企业代表发来了积极反馈,纷纷对市友协的牵线搭桥、市经信委的专业讲解表达感谢,这场线上宣介会及时回应了他们的诉求,务实且高效,为进一步研判*策提供了帮助。相信这场迎“疫”而上、全力以赴的复工复产攻坚战,有外企守“沪”,我们“沪”相帮助,必能同心守“沪”,让这座城市重新焕发新机遇、吸引力、新动力。中国日报上海分社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