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快,我不习惯。”7月17日晚8点多,杭州姑娘莫莫上小红书发了个帖子。半个多小时前,她从楼下的快递柜里取走一箱从天猫超市上下单的零食。
傍晚5点多的时候,还在公司忙得昏天黑地的莫莫,接到菜鸟快递小哥要上门派件的电话。家中无人,她请对方暂存快递柜。
在帖子里,莫莫晒出了物流信息的截图:11:59下单,12:00仓库已接单,12:42包裹已出库、等待揽收,16:02包裹进入杭州分配快递员,16:17派送中,17:53送达。
莫莫的这种体验和感受,可能你已经有过。从次日达、当日达,再到菜鸟推出的半日达,物流速度一再突破时效的天花板。
在这背后,是整个快递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变局:伴随着全国快递单量再创新高(亿单相较去年提前34天达成),菜鸟、京东物流、顺丰、申通等纷纷走向新层级的竞争,卷起了时效和送货上门服务,逐渐摆脱对价格战的依赖。
这是一场真正比拼“内功”的竞赛。考验的不是前端快递员跑得有多快,而是后端仓储供应链的模式、数字化的能力。
快递企业卷起时效和送货上门服务3月,菜鸟推出半日达模式。即,上午12点前下单,当晚9点前送到;晚12点下单,次日中午12点前送到。而此前京东推出的模式,是上午11点前下单,当天送到;晚11点前下单,次日下午3点前送到。
4月,京东物流上线“云仓达”业务,向经销商开放京东物流配送体系资源。传统批发业务结合同城电商,将电商配送时效进一步缩短到“半日达”。
5月的同一天,申通宣布加入菜鸟智选仓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经济圈提供从支付到签收的真次日达服务;而顺丰特快宣布升级:一方面,大幅提升次日达履约率,有效提高“快”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快速拓展次晨达城市覆盖范围,异地服务流向增加41%,有效提高“快”的规模性。
就在上个月底,中通“标快”业务进行升级:在66个大中型城市推出“标快送货上门,承诺不上门必赔付”。继菜鸟、顺丰之后,中通加入“不上门必赔付”的服务竞争。
下半年刚开场,一向淡定的EMS便出手了,新增两项服务:即日快递和标准快递。前者支持紧急物品当天寄当天到,后者承诺普通物品下单即享上门服务。
半年时间,由菜鸟打响第一枪,快递企业一家紧接着一家卷起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提升用户购物体验的不二法宝从“9.9元一件小饰品包邮”的价格战,到现在“半日达还给你送上门”的服务战,背后有监管的力量——价格战导致服务下降,被监管叫停,也有市场本身的原因。
在过去狂飙突进的电商行业,今年开始要真正面对用户增长的见顶。电商平台用户规模最大的淘宝/天猫、拼多多超过或接近9亿;而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
以电商业务为主的菜鸟、京东物流、中通、申通等快递企业,自然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逐步过渡到精细化运营存量用户的时代。
据阿里内部人士透露,菜鸟半日达模式,最初是菜鸟利用自营仓和自营配,为天猫超市提供的履约服务。效果自然是立竿见影,在对猫超整体物流体验的调研中,消费者满意度持续保持领先。菜鸟便迅速将这一服务产品化,推出优选仓配,面向商家开放。
在6月28日菜鸟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集团CEO万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菜鸟和伊利的合作案例:伊利在天猫上的部分旗舰店去年开始试用菜鸟速递服务,物流问题投诉和大促物流成本均下降30%,退货率也明显下降,且老客户复购占比提升了10%。
送货更快,服务更到位,哪个用户会不喜欢呢?为达到这两个目的,目前快递公司摸索出来最有效的模式,就是“仓配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把货部署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
菜鸟京东殊途同归在这一轮比拼中,菜鸟和京东物流不约而同地将重点之一,放在仓配一体化为主的供应链运营上。
很早之前,京东就通过自营仓配一体化推出的模式及系列产品,在时效和服务上对大部分竞争对手形成了降维打击。优质的配送体验,也是京东获得许多客户青睐的关键。
就业绩而言,京东物流发布的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一季度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达.5亿元,其中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单客户平均收入增速同比增长20%。
根据上周发布的年报数据,菜鸟财年在阿里各大业务集团中增速排名第一,业绩亮眼。它还在上个月推出自营品牌“菜鸟速递”,主打半日达、当次日达、送货上门等服务。菜鸟的目标也十分明确:就是要和京东物流在供应链市场一决高下。
因此,有人戏说,菜鸟越来越京东(物流)化,而京东物流越来越菜鸟化?
但两者其实也有区别。京东物流之所以有如今的规模,和当初“重投入”的战略选择有关。起步较晚的菜鸟,其实选择了另一条路,先打磨好底层的数字化能力,在数字化的能力上,以自建自营的仓储和配送为底盘,也连接了社会化资源;最终通过解决方案以及供应链产品,把所有的资源和能力变成面向商家和消费者的标准化服务。
标准化的服务,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服务的“边际成本”,是规模化复制的重要条件。可能这才是菜鸟供应链高速发展的“秘密代码”。
在今年的菜鸟国际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供应链版图也首次曝光。供应链被列为菜鸟未来4年四大重点之一,并已形成较为鲜明的高弹性、全域和绿色三大特点,已经是业内的“隐形冠*”。
菜鸟内部人士也透露,菜鸟与全球几大快消巨头的合作规模,在行业内领先。
菜鸟也加强了供应链产品化的步伐。从早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在仓配一体化方面,除了高标准的优选仓配,菜鸟推出了智选仓配次日达,以及社会化仓配资源组合而成的经济仓配;既有自建自营的仓配服务,也有菜鸟仓+申通配组合等多元化的服务,提供送货上门,从仓库到配送全链路的半日达、次日达等分层服务。
不少北京人最近吃上的新鲜优质番茄,就是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的成果。
7月27日,“番茄巨头”凯盛浩丰与菜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种子到餐桌”供应链全托管。
新鲜采摘的一筐筐番茄,由冷链车运送到菜鸟冷链仓后快速入库。它们在仓内完成多级分拣、包装后,一部分由菜鸟的城配能力集中发往盒马、大润发、美团、叮咚等商超卖场,另一部分由菜鸟配送能力直接为消费者送货上门。
这是菜鸟面向农业领域推出的农产品供应链全托管服务。企业不仅不需要再为农产品鲜果的仓配物流操心,而且头一年就能实现全链路降本10%左右。
菜鸟成长于电商业务,因此也不止于物流。一周前,菜鸟联合聚划算推出全新IP“卖空菜鸟仓”,旨在通过协同聚划算、手淘、淘宝直播等资源,为入仓商家提供“仓配一体+库存优化”的清仓卖空服务,帮助菜鸟直营仓内的品牌商品优化库存、提升周转效率。实现了用物流来撬动商流。
顺丰会是下一个吗?面对着菜鸟和京东物流在仓配一体化供应链的全力深耕,其他快递企业未来是否会加大这一领域的投入?
顺丰可能是其中一个。事实上,早在5年前,顺丰花55亿元现金购买敦豪供应链在华业务时,就已拉开了进*供应链市场的序幕。当时,王卫这样解释看重供应链市场的原因:供应链市场的收入规模以万亿元计,远超以千亿元计的快递市场。顺丰要想比肩国际快递三巨头,也必须在供应链市场有所斩获。年,顺丰又将嘉里物流收入囊中。
在今年7月初卖掉丰网后,顺丰公开表示,接下来可以更聚焦一些核心业务,这其中就包括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从它的年度报表来看,平台未来将朝着电商标快、数字化行业供应链、全球供应链等三大方向发展。
也因此,有业界人士认为,今年可能是供应链竞争的元年,进入下半年竞争是否会白热化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