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简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团队架构与管理
TUhjnbcbe - 2023/9/21 21:37:00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m.39.net/news/a_5972929.html

《外贸经理人的MBA》读书笔记

《外贸经理的MBA》

毅冰著

《外贸经理的MBA》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能走得更远”、“众人拾柴火焰高”....这些话一直挺流行的,也都是在说明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最近的,11月30日慢慢来峰会的时候,外贸界徐丹大神最后说了一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说还是要搭团队,单枪匹马做不大。也是强调说明了团队的重要性。

团队这么重要,我们就需要组团队,有了团队,就需要管理,那可以怎么做呢?冰大这一章就围绕着“团队架构与标准作业”展开,我们通过阅读这一章,也许能找到一些灵感。

这一章总共五节,分别是:

第一节平台搭建与团队管理

第二节制定标准作业流程的迫切性

第三节人才架构的动态模式

第四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第五节能者上,庸者下

首先第一节平台搭建与团队管理

“平台吸引人才,格局定义未来”

冰大先通过引入一个战国时间燕昭王招贤纳士典故说明平台的定义、作用和必要性。这个很好理解,就像老师需要一个讲台、表演者需要一个舞台等等,有了这些平台,就可以吸引和招揽人才,相应的人才可能就可以各自合理选择和安置,继而能在平台上发光发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这让我想起了那时候我前公司刚刚准备从东莞搬到深圳的时候,需要招人,我们大部队分别在香港和东莞,深圳完全还没有人,我们当时的做法,就是人事部先把深圳办公室租好,同时在线上(人才网)、线下(人才市场)广撒网,在办公室租好,布置得也有点模样了才开始正式招聘:

1)人事筛选:看简历上的学历、工作经验等是否匹配,匹配就推给相应部门主管和经理;

2)部门主管先进行电话面试,面试过合适再约到深圳办公室由部门经理当面面试。3)经理当面面试。

最后这一面试,既是对招聘守的最后一道门,也给面试者一个对公司有一个现场直观地认识的机会,相互选择。

这个就是硬件上的平台搭建,在这同时,公司对规章制度,升迁制度,福利、薪酬制度等等软件的完善,就完成了公司在深圳的一个新主体公司的平台搭建。

“管理的优化在某种意义上是资源配置的完善”

当时深圳办公室成立和开业之后,刚开始的时候,是一天8小时工作制,长短周(大陆叫法是大小周);每个部门自上而下,有相应的经理、主管和员工,职能分明;后面随着*策的变化,改成了5天工作制,这其实是一个很小的优化,但就是这个小小的优化带来了很微妙的变化:大家工作的效率相应也提高了,本来想拖到周六做的事情,也在周五妥妥地完成,公司也省下了很大一笔水电费,人员流失率也较之前降低。

然后第二节制定标准作业流程的迫切性

就是SOP的制定和执行。说到这一个,我又想到了之前公司的一些流程。

1.新同事入职的公司流程:

1)入职当天人事部先对新同事介绍和培训一遍公司的规章制度、福利和福利发放这些等等,然后带同事认识一遍公司以及公司的其他部门和同事;

2)认识了一遍以后带到相应的部门,同时发放文具和公司邮箱地址,配电脑,连网等等;

3)接下来由部门主管安排新同事的工作,

4)后续人事部、财务部把新同事档案入系统等

2.新同事入职的部门作业流程

以我所在的部门来说,当时部门内部的流程是有点乱的,有点想到哪里就说哪里。先会给新同事一些文件看,熟悉一下这个部门可能有的工作,接着就会有点断层,新同事刚进来那几天就会显得有点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因为每个人好像都在忙自己的工作。现在看来,这就是没有制定有效的SOP的后果。

3.工作作业流程

在这一点上真的不得不夸奖香港公司对工作作业流程的把控。即使是有ERP系统,部门内部工作作业流程也还是需要执行的。比如说,公司接到新订单,整个跟单系统就开始运作:

1)制作生产订单(大到订单涉及到的产品,数量,小到具体唛头内容等等),

2)同时开始生产进度跟进,有生产日报、周报,

3)然后与船公司货代订舱,安排运输拖柜装货走货等等,

4)换提单,寄请款文件,收款

......

这其中每一步都会在部门指定的跟进文档上反映出来,一目了然,但凡想要知道哪个订单进行到了哪一步,打开相应的文档就能知道,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些没有及时更新。

在同时很多订单同时进行的时候,这一套系统的执行,大大地加快了工作效率,每个人都会跟着流程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对订单的执行、跟进是非常及时有效的,也因此在客户面前营造了“专业”的形象。

所以,非常认同冰大在这一节对标准作业流程的说明与建议。我也觉得凡是团队工作,都非常需要同时有一套SOP来引导所有事情明朗化,条理化,高效化。

接着第三节人才架构的动态模式

“人是动态的,企业的人才架构同样是动态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方法,“变即不变”。”

先不说人才架构,看一下这几年整个环境,最大的体感,也是“变是唯一的变化”,在我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逛街买东西的时候,网购铺天盖地地就开始了;在我还在线下参加一些培训的时候,线上的培训已经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在我油车还没开过瘾的时候,电动汽车已经开始逐渐取代油车;等等等等......

回到人才架构,有些公司会生硬地抄其他公司或理论,照着把一整套人才架构搬过来,平时也忽视变化,忽视对整个架构的把控,结果就像冰大书中说到的有些环节像“上升通道如果出现了阻碍,员工升职难,机会少,晋升通道被阻挡”,就会带来人才的流失,造成金字塔模型的断层,多个员工和领导原来的工作计划或流程就被迫临时改变,重新安排工作,重新适应新同事入职,重新教新同事,而且还不能保证新同事入职后能否长期留下来被空缺;更甚者,很有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招不到合适的人。

这方面我有过类似的经验,当时一些同事因为感觉到在公司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不能向上,他们就向外”了,找了其他更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后,离职了。在招到新同事之前,我们几个同事只能把他的工作顶过来,有一次,当时第二天就是年三十了,我们还在公司准备信用证文件,准备,打印,校对....一直工作到晚上的10点(又好像是11点,具体书记了),相当疲惫,更让人沮丧的是,年后还要数着时间,跟进提单原件换取以及寄件到银行等等......

所以在人才架构这一方面,有一个动态化的机制至关重要。这样每当有变化,机制马上能启动,不至于让现有的架构断层甚至失控。

然后第四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按我以往的经验来看,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

还是以香港公司为例,职位分得非常细,有成本核算部门,采购部门,Sourcing,物流,订单处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等等等,每个部门,每个人,各司其职,整个架构看起来既是一个整体,也有各自一个一个部分的特色,事情在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或者属于哪个环节管理,随时能切入了解和解决。

后面我进了大陆一家公司,是一家小型企业,相比之下,就得变身“超级业务员”,从找客户到出货、收款等等等都要自己处理和跟进,这个时候,开发客户和维护客户就变得有点力不能逮。更甚者,有时候赶货,老板真的把我们也叫去打包装,真的相当浪费时间,相当无语。

所以在条件允许的话,确实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方式会更加轻松,效率也高好多。

最后一节能者上,庸者下

“不是你自己革命,就是让竞争对手革你的命”

冰大提到到“皇亲国戚”,我也遇到过,一个同事是老板的表姐还是表妹,能力平平,她做的工作可有可无,但公司硬生生地给她拆分了出来,很简单的工作,然后还经常会出错,大家私下怨声载道,无可奈何,甚至后来公司几乎倒闭,裁了很多人,也还是把她留下了,最后因为她还是做不好,还特意把之前对相关工作很熟悉并做得很好的同事重新请了回来!!!!!

这个是真真正正的冗员。如果公司能狠心一点清除掉,整个团队的工作和氛围就会是另一番光景。公司最后濒临倒闭,也是由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综合造成的后果。

所以,“能者上,庸者下”,公司不会人浮于事,各司其职,一派祥和。多好?

这是我读这一章“团队架构与标准作业”的一点见解。

1
查看完整版本: 团队架构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