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有一段“捉放曹”的情节,素来脍炙人口。写的是曹操谋刺董卓不成,匆匆逃出洛阳,在中牟县被捕,县令陈宫听说他谋刺董卓是要“为国除害”,回家乡则要“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不禁大为感动,毅然放弃向董卓邀功请赏的机会,当即弃官与曹操一起出走。而当他发现曹操由误杀吕伯奢全家到故意杀死吕伯奢本人,并悍然宣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时,马上判定曹操是个狼心之徒,坚决与曹操一刀两。这个故事,不仅使曹操的奸雄面目昭然若揭,而且表现了陈宫关心国家、善恶分明的正直品格。
然而,上述情节带有很大的虚构成分。历史上虽然有“捉放曹”一事,但并非陈宫所为,事情的起因和过程也与《三国演义》所写不同。《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董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这里说的很清楚,曹操因为不愿和董卓同流合污,所以避开了董卓的举荐,悄悄返回老家,以图另举,并没有谋刺董卓。《三国演义》虚构曹操自告奋勇谋刺董卓不成,又诈献宝刀等等,是为了表现奸雄的胆略和机敏。
曹操在东归途中,确实曾经被捕而又很快获释,《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裴松之注引郭颁《世语》记载更为具体:“中牟疑是亡人,见拘于县。时掾亦已被卓书;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因白令释之。”在这里,对曹操获释起了关键作用的不是中牟县令,而是那位慧眼识英雄的不知名的功曹,是他劝说县令放了曹操。而无论县令还是功曹,都与陈宫毫无关系,因为陈宫从未担任过这两种职务。
另外,曹操杀吕伯奢全家是在中牟被捕之前(且吕伯奢本人因不在场,并未被杀),而不是像《演义》里写的,在获释之后。对于曹操杀人的原因,裴松之注引了三种说法,而这三种说法都不涉及陈宫。总而言之,历史上的“捉放曹”,自始至终与陈宫完全不相干。
历史上的陈宫与曹操的相识本来没有什么戏剧性。《三国志·吕布传》注引《典略》载:“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大乱,始随太祖……”这就说明当中平六年(公元)发生“捉放曹”这回事的时候,陈宫还根本没跟曹操接触过,直到初平二年(公元)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时,陈宫才成为他的部下。这也证明陈宫原本与“捉放曹”无关。
那么《三国演义》为什么要把“捉放曹”这件事加在陈宫的头上呢?这是因为历史上的陈宫与曹操的关系经历了亲密合作。一刀两断到生死斗争的过程,很有典型意义。历史上的陈宫虽然不是曹操的救命恩人,但却有大功于曹操。《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世语》记载,初平三年(公元),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巾*杀死,陈宫马上建议曹操把兖州抓到手中,以便建立“霸王之业”;紧接着,他又跑到州府去游说别驾、治中等官员,称曹操为“命世之才”,担保他能够保境安民。济北相鲍信等赞同陈宫的见解,随即迎曹操领兖州牧,从而使曹操占有了一大块地盘,实力大增,这是曹操一生事业的一个重要起点。这时的陈宫,对曹操真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但是,陈宫与曹操的亲密关系没过多久就破裂了,这倒不是因为看穿了曹操的奸雄面目。当时曹操以讨董卓闻名天下,又尚未挟天子以令诸侯,根本谈不上”篡逆“。何况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智勇之士各为其主,一般不会这样考虑问题。实际情况是:兴平元年(公元年)曹操杀了前九江太守全家,”让素有才名,由是兖州士大夫皆恐惧,陈宫内亦自疑“,因此陈宫对曹操产生了不满情绪。正好这时曹操第二次出兵征讨徐州刺史陶谦,派陈宫驻守东郡,陈宫便趁机联合陈留太守张邈,共迎吕布为兖州牧。一时间”郡县皆应“,曹操的地盘只剩下三个县,处境顿时恶化。后来,曹操击败吕布,夺回兖州,陈宫却继续辅佐吕布,一直站在曹操的对立面,直到建安三年(公元),战败被俘,慷慨就义。
正因为历史上陈宫是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而历史上确有曹操杀死吕伯奢全家,宣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等恶劣行为和被捕于中牟的经历,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便采用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等艺术手法,把陈宫和曹操的这些经历结合,生动地描写了二人从结识、分歧至决裂,而且使陈宫的所作所为带上正义的色彩,使他成为表现曹操奸雄性格的一个有力的陪衬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