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本文梳理了方洪波的条商业思考,包括战略、组织管理与变革、数字化转型、成为领导者、阅读与成长等维度,以帮助读者更全面、直接地了解这位中国最成功职业经理人的智慧。
田姗姗
作者砺石商业评论
出品
年,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退休,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成为新任董事长,美的因此开创了中国第一家千亿级民营企业没有父传子、而是由职业经理人传承的先例。
这一先例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还引发其他企业纷纷效仿。比如,近期房地产龙头企业龙湖地产的创始人吴亚*退休,效仿美的做法,将集团董事长职位移交给龙湖一手培养的职业经理人。
美的这个先例如此有影响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是一个现代版“伯乐”和“千里马”互相成就的故事,也是一个普通人逆袭的故事。
一
至暗时刻,“再造一个美的”
年是美的集团的一个巅峰时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至亿元,净利润37.06亿元,同比增长%。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提出“再造一个美的”:到年,销售收入扩大一倍至亿元,力争进入《财富》杂志世界强榜单。
转眼间,巅峰时刻转为至暗时刻。年,美的集团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亿元,净利润有所下滑至34.49亿元,同比下降近7%。年,营收下滑至亿元,同比下降近24%;净利润继续下降至32.59亿元,同比下降5.5%。营收规模很大,利润却越来越薄。
何享健当时怒骂高管,“知道你们有多傻吗?加班加点,搞得鸡飞狗跳还没钱赚,你们是为啥?”但他没有亲自出马拯救美的,而是彻底放手,把美的集团交给方洪波,还放言“以后不再参与公司事务,也不再出席公司会议”。
45岁的方洪波临危上阵。他推行了美的史上最激烈的战略转型变革,仅用两年时间就让美的营收重回年水平。年,美的营收为亿元,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97.48%,是年的三倍。
年,美的集团首次进入《财富》杂志世界强榜单,成为进入该榜单的首家中国家电企业。此后连续7年,美的集团都进入世界强,且排名不断靠前,最新排名为第位。年,美的集团营收首次突破亿,为亿元,净利润.8亿元,同比增长17.7%。
从这些成绩来看,方洪波实现了何享健退休前提出的目标:再造一个美的。他也因此被视为中国最成功的第一代职业经理人。
二
更上一层楼,再造美的
但方洪波没有止步于在家电领域“称霸”。他领导美的“更上一层楼”。
如今,美的集团已不只是一家家电企业,而是一家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软硬一体的全球科技集团,拥有数字驱动的全价值链及柔性智能制造能力,业务领域覆盖智能家居、楼宇科技、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等,且在全球拥有约家子公司、35个主要生产基地,业务覆盖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美的集团营收达多亿元,同比增长20.1%,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近5%,市值在年初突破亿元,如今已回落至亿元左右,但依然是中国市值最高的家电企业,市值相当于两个格力。
方洪波再造了美的。
三
为什么方洪波能再造美的?
这个问题需要从千里马和伯乐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伯乐”何享健的支持。
首先,何享健在美的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健全的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比如,经营者持股制度,让公司、股东、核心管理层之间的利益一致。在他退休之前,美的已经形成了股东、董事会、经营团队“三权分立”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了核心管理层有全面经营权,不受董事会和控股股东的干涉,这是方洪波能够多次成功战略转型的制度保障。
其次,何享健对方洪波的欣赏、信任和支持。何享健对方洪波进行了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培养,两人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君子之交。即使方洪波有些拿不了主意,想听听何享健对某些措施的看法时,何享健总是说“做你想做的事”。
一位研究美的治理机制的中欧商学院教授曾问过何享健,为什么选择方洪波,何享健列出了方洪波的优势:
年轻,年富力强,高学历,高素质;
在美的二十年,从一线做起来,对美的非常认同;
干过营销,而且管理能力强,对财务管理也非常懂;
爱学习,有全球化视野;
职业精神非常好、职业化程度高,严格要求自己;
业绩有目共睹,有魄力,大家对他也比较认同。
这说明,另一方面,“千里马”方洪波相当给力。
四
第一代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也是诗意的“文人书生”
方洪波在美的的成长之路,简直是一个职场人成长的“模板”。
刚加入美的时,方洪波只是一名内刊编辑。因为一篇关于美的的文章《美的舰长何享健》引起了何享健的注意,他从此受到重用和栽培,从一名编辑一路做到了总经理、董事长。如今,他是美的集团第四大股东,也是最大的个人股东。在《胡润百富榜》榜单上,方洪波身价为80亿,而曾经的竞争对手格力董明珠的身价为25亿。
从一名内刊编辑成长为中国第一代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进而成为企业家,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方洪波主动选择的。
他最初加入乡镇企业美的,是抱着做出一番成就的野心。学历史出身的他知道,中国历史是由一连串成功者铸就的历史,这让他很难让自己在平凡人中归位。所以,当时他突破常规道路,主动放弃了做了5年的国企工作,选择“孔雀东南飞”。
这个选择意味着什么,方洪波全盘接受,沉得住、耐得烦。他曾在采访中说过,“在美的的日子,决不如我当初想像的那么简单,我几乎把自己推上了一条不归路——我必须接受永无宁日的、旷日持久的竞争和挑战”,“每一次升职我都几乎没有自信去承担。就像一个深夜回家的孩子大声唱着歌,只为壮胆,我就这样一站又一站为自己打气热身——因为明天总会来临,没有人能够逃避”。
难得可贵的是,面对着几十亿、几百亿、千亿的运营资产,方洪波始终坚守职业道德,为人正直,这也是何享健最看重的一点。刚当上美的电器总经理时,方洪波分享过自己的心路,“每天面对着几十亿的运营资产,需要何等的意志去坚守简单生活与真正的职业道德。书是我的精神净化器,也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这也是为什么方洪波身上会有强烈反差。他在商场上像是一位杀伐果断、理性冷静的“将*”,但在私下生活中,他是一个性格内敛、感性、喜欢读书的“文人”。方洪波喜欢读《诗刊》《散文》《随笔》这类人文书籍。他写得一手好散文,给自己起笔名“二水”,在美的内网流传着《二水文集》。方洪波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那些《散文》《随笔》《诗刊》有时候像湿润的空气,呼吸着它们灵*会变得格外清新”。
在面向全集团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他经常用中国古诗句、现代诗、小说、民谣歌词等来传达美的的战略。比如,年12月,方洪波在经营管理年会上引用了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一句话: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在年富力强的今天,我们也必须找到自己的使命,才能走远路,勇敢去做没有做过的事情,走没有走过的道路。
年1月,方洪波在美的集团年度经营分析会上用“民谣之父”鲍勃迪伦的一句歌词来解释美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决策。
诗意的文人和力挽狂澜的企业家,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还能领导美的“更上一层楼”,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这句话:“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五
战略转型高手
在美的工作至今的30年里,方洪波实施过三次转型变革,拯救美的于危难之中,如今成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模范生”。这让他成为一个战略转型的高手:做正确的事情,即战略布局;把事情做对,即战略落地。这是成为企业家的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
1、-1年,管理者方洪波:营销的背后是管理
这个阶段是方洪波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管理者的阶段,也是美的空调业务快速发展的阶段。
年,方洪波在美的担任内刊编辑,负责对外报道和宣传,内部写报告、写总结,帮领导起草讲话稿、做公司的年底总结报告等。年,他写的一篇《美的舰长何享健》的文章登上了《南方日报》的头版头条,引起了何享健的注意。之后,他被调进了总裁办秘书科,经常出现在何享健身边。
年,方洪波跟着何享健外出考察市场。方洪波在考察过程的表现,以及写的总结报告深得何享健的认可,之后就被提拔为广告经理。广告经理方洪波做了一个大胆措施,邀请当时红遍全国的大明星巩俐担任美的空调的第一位代言人,打开了美的空调的全国知名度。之后,方洪波升为市场部部长。
这一系列事情证明了方洪波是一位可塑之才。惜才的何享健看在眼里,并在年底准备再次提拔方洪波,从市场部部长升职为美的空调业务的销售部总经理。但方洪波拒绝了,这也是方洪波唯一一次拒绝了何享健的提拔。他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
不过,自从担任市场部部长后,他已经开始学习研究营销方面的知识了。他读了大量的书,包括营销学的大部头经典——科特勒的《市场营销:计划、管理与控制》。他用大学里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记忆,看了很多遍。他也看了一些国外企业好的营销案例和方法,知道了一些营销的理念和方法。
而何享健想让方洪波负责销售,是因为美的陷入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经营危机,急需人才破局。
年,美的空调的行业地位从前三下滑到第七位。年,美的的销售收入在上年突破25亿元后大幅跌落到20亿元左右,增速由上一年的29.3%下降为-12.9%。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美的电器第一大股东顺德镇*府有意让美的、科龙和华宝三家家电企业合并、成立顺德的家电航母企业,而美的是被合并的一方。
实行事业部制
不甘于被兼并的何享健开启了变革之路。年,美的停止了实行的总部“统产统销”模式,推行基于分权理念的事业部制:以产品为中心分成了空调、风扇、厨具、电机、压缩机五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掌管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人事权,独立经营、独立核算,总部只保留战略制定、财务监控和投资,以及高层的任免权力。
年中,何享健第二次提拔方洪波担任营销经理,而且是占据美的半壁江山的空调事业部的营销总经理。这次方洪波硬着头皮上任了,“就像一个深夜回家的孩子大声唱着歌,只为壮胆”。
方洪波一上任,对当时整个空调市场变化有了基本的判断,发现美的空调销售的关键问题所在。
以前中国空调市场是供给短缺,而现在是供求基本平衡,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就要求营销理念要改变,营销方法和营销人员素质也要改变。当时,美的销售实行批发大户和总代理为中心的分销模式,其中90%的市场代理商是顺德本地人,打不开全国市场;在销售方法上,美的基本上是个人销售,很低层次的吃喝销售,靠的是关系,销售人员毫无营销体系、营销方法。
方洪波提出“让销售向营销转变,让生产制造向顾客需求转变”,“从个人销售向体系营销转变”的理念,然后在营销人员和营销方法上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重新打造了美的营销体系。
首先,在营销人员上,他采取“换不了思维就换人”的措施,一上来就把顺德本地市场代理龙头和销售队伍“全部干掉”。这是个颇为激进的方案,90%的市场代理龙头都与何享健认识多年。
之后,方洪波招聘了19批大学生做销售业务员,并亲自培训。当时,一家乡镇企业招聘大学生做销售,还是很少见的事情。年,方洪波的营销团队做到了只要有空调的地方,就有美的营销人员。
第二,在营销方法上,他取消了“总代理和批发大户”为中心的分销模式,改为更扁平化的省内分区域代理商模式,建立了“美的集团-一级代理-二级代理-零售商-顾客”的代理商制渠道。渠道管理的中心从省会、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逐步向地市、县镇级市场推进,而且,一个省某一个地区的批发出口只有一个,以保持市场的稳定,价格平稳;同时,实行三方协议制,由美的牵头,在充分尊重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遵循下游零售商选择上游代理/批发商的原则,美的、代理/批发商、零售商签订三方协议,保证零售商的权益。
第三,对销售渠道实行统一、信息化管理。比如,建立详细的渠道数据库,对代理/零售商实行统一编码制度;实行货源流动编码制,严格按照货源分区域销售,严控窜货。年,美的开始在销售渠道中实施信息化,逐步建立起基于ERP系统的完整的内联网信息系统,这套系统能及时反馈渠道销售和账务往来情况,为营销决策提供了数据依据。
方洪波一手搭建了美的营销体系,从个人销售转向企业内部运作的体系化、流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年,美的空调销量突破98万台,增速达%,位居行业第三。这个销量已经超过了一年前想要兼并美的的科龙,美的摆脱了被兼并的命运。1年,美的空调总销量达万台,跃居行业第一名;同年,美的营收突破亿元,成为中国白电领域第一家过百亿的企业。
因为这过硬的业绩,方洪波成了美的内部“坐飞机升上来的老总”。年,方洪波担任美的集团空调事业部总经理;1年,就任美的集团副总裁兼空调事业部总经理。
通过营销这一仗,方洪波发现了管理的重要性。他提出,“营销的背后是管理”,“竞争力最根本的来源就是管理”。他开始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的MBA课程,进行系统化学习。
1年,何享健完成了中国第一例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让美的成为一家真正的民营企业。何享健成了美的第一大股东,包括方洪波在内的美的管理层掌握了11%的股权,美的开始真正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方洪波也迈进了下一个阶段。
2、2-年,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做加法也做减法,敢“壮士断臂”
这一阶段是美的集团实施多元化战略,营收从百亿增长到千亿的阶段。多元化战略一向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考验的是企业能否准确把握多元化的时机、运营能力,以及果断退出的魄力和执行力,也就是,既会做加法又会做减法。
方洪波用实践证明,他会。
首先是做加法。方洪波没有一开始就急着“做加法”,而是先在空调领域稳固行业地位,打好运营的基本功。这与当时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的“咬定家电不放松”的战略方向一致。
随着中国进入WTO,西门子等国外家电强势品牌通过本土化运营进入高端市场,国产品牌还只能在中低端市场厮杀,很多国产品牌靠价格战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空调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方洪波判断,“行业发生价格竞争最根本的条件是行业的毛利率还是比较高的。空调行业最残酷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可能会在4年、5年。在接下来的行业整合过程中,要生存发展,关键要靠系统的综合能力,光靠单方面的长处不行。”
他认为,低成本是美的空调的重要竞争优势。
一上任空调事业部总经理,他就强调精细化管理,提出了“系统成本”的概念:
“要降低库存,就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靠管理,靠内部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包括成本的管理、存货的管理......今天我们提出系统成本的概念,美的空调最终的成本是由我们所有的流程,所有的环节,所有的岗位,所有的员工共同努力相互作用得来的,系统成本跟每个人都有关系。”
他从全流程管理切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做到“规模在扩大,但库存在降低”,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
统一信息系统,打通分销系统、终端信息系统、广告结算系统、自动办公化系统、售后系统等,所有数字一目了然;
提高计划能力,各地营销中心做生产计划。制造部门是按照营销体系的订单生产,要多少生产多少,生产出来营销系统就要对存货负责;
提高按订单生产的柔性生产能力,生产周期从7天降至2-3天;
提高物流、配送能力。
2年,美的空调存货水平比1年下降了50%,利润大大增加,且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没有应收款。这意味着,方洪波的企业经营进入了良性循环。
3年开始,在何享健的领导下,美的正式进入多元化扩张阶段:深耕家电行业,先在国内通过兼并收购进入了中央空调、压缩机、吸尘器等品类,朝着平台化方向发展;7年后,开始加速国际化布局,在越南建厂、投资拉美和非洲的家电企业。
第一个海外基地在越南建成投产
其中,方洪波主导了多起关键性的企业兼并和收购,比如4年收购华凌,5年入主荣事达,7年控股小天鹅。至此,美的电器集齐了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白色家电业务组合。
横向上进行兼并收购的同时,方洪波还加深了纵向上的渠道发展。从6年起,出于分散渠道风险的考虑,美的开始开拓多元化渠道,建立了“代理+自营”的模式,开始自建渠道的道路。美的与经销商组建省级销售公司,并通过省级销售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的县、乡镇零售店,销售队伍急剧扩张。
正是有了横向和纵向的渠道布局,在8-9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国家推出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家电刺激*策,美的通过“大规模+低成本”的扩张模式,打开了更多的下沉市场,收入规模迅速增长。8年,美的电器收入规模超越了竞争对手格力电器。
年,美的集团营收破千亿至亿元,其中方洪波领导的美的电器贡献了近8成的营收。意气风发的何享健提出“再造一个美的”:到年,销售收入扩大一倍至亿元。
此时,美的事业部达到28个,产品品类几乎涵盖了家电行业的相关产品,产品型号多达2.2万个,中低端产品占70%以上,但产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却在下降。何享健发现,一笔大约价值1亿美元的海外订单出现了高达2亿元人民币的亏损,这种情况已经多年未见。一向对市场有敏锐嗅觉的何享健闻到了危机的气息。他找到已经担任美的电器董事长的方洪波谈话。
方洪波也发现了异常。年底,方洪波否定了规模导向的发展思路。
规模导向的模式本质上依赖的是外部环境提供的红利,低成本、大规模地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然后向渠道商压货就能实现收入规模的扩大和市场份额的提高。一旦外部环境红利没有了,这种模式就不再有效。
不幸的是,当时外部环境红利已然消失: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的家电刺激*策退出;因*府的严厉调控,房地产行业进入白银时代,交易同比下降4成;欧债危机爆发,海外需求逐步下降,占营收近一半的出口量同比下滑50%;原材料价格上涨;区域销售公司开始出现亏损,且亏损不断蔓延。
年年中财报显示,美的三年来的首次下滑: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近六成的情况下,其利润仅增长了14%,除冰箱以外的所有产品的利润都出现了下降。当时家电行业打价格战多年,已经利薄如纸,而美的仍然在急剧扩张规模,处在危险的边缘。
“慢慢瓦解,顷刻崩塌”,方洪波借用海明威小说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当时自己的感觉。
年下半年,方洪波开启了美的电器的转型战略。他对标华为、美国的丹纳赫、韩国的三星这三家公司,提出了三大战略主轴: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从规模导向转为利润导向,并裁员3万多人,占美的电器员工总数的30%。
这三大战略主轴基本上推翻了美的过去30多年依赖的“低成本+大规模”的发展经验,撑起了之后十年的增长。
图片来自《数智革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方洪波的转型方向与何享健的想法一致。年7月,何享健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目标由规模导向转为利润导向,考核激励从注重销售额向注重利润额转变。一年后,何享健退休,彻底交由方洪波来掌管美的集团。
年8月,方洪波正式成为美的集团董事长。他将战略转型范围推及整个集团,开启了“减减减”的改革:
关闭十多个工业园区和制造基地,变卖亩厂房用地及工厂设备;砍掉非家电业务及低毛利润产品,只保留了20多个核心品类,具体产品型号由2.2万个减少至1.5万个;
扁平化组织架构,从方洪波到一线员工不超过5个层级;按“小集团、大事业部”思路,整体架构变革为“”,即7个平台、8项职能、9大事业部;
裁员7万多人,占集团总人数1/3还多,管理人员更是从2.5万减少到1.5万。
年美的财报显示,营收为亿元,减少了多亿元。方洪波遭遇空前的质疑。
面对裁员、关闭厂区等引起的社会舆论压力和内部高管的质疑,方洪波义无反顾。他说,“胳膊不砍命就没了”,还告诉所有高管“4个忍得住”:忍得住外部非议,忍得住收入下降,忍得住*府和员工的质疑。在压力之下,方洪波向何享健做了一次汇报。何享健还是一如既往地说“做你想做的”。这无疑是给孤注一掷的方洪波最大的支持。
两年后,方洪波的“壮士断臂”,让美的集团活下来了。年,美的营收为亿元,净利润为亿元,同比增长97.48%,是年的三倍。
“做减法”转型的同时,方洪波还完成了酝酿已久的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年美的集团整体上市。过程中,他的一个决策无意间开启了美的新出路。
当时美的集团下除了上市公司美的电器之外,保留了三大业务板块:经营小家电的美的日电、经营家电核心零部件的威灵电机、经营物流业务的安得物流。方洪波决定把三大业务板块并入美的电器,资产重组,以实现美的集团的整体上市。
这是一个庞大、繁琐的“标准化”过程。美的集团有多个子公司、事业部,流程不统一,管理方式不统一,数据标准也不统一,仅运行的各类IT系统就有多套。这多套IT系统个个都是信息孤岛,连基本的协同效应都发挥不出来,更别说向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这三大战略主轴迈进了。
改革前的美的IT架构,图片来自《数智革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这种情况,方洪波提出“三个一”的整合战略: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其中,IT技术是他最看重的工具,因为它可以“提高信息的一致性、快速性,让过程的管控变得透明”,即实现数据标准化、流程统一、系统统一。为此,他拍板决定投入10亿元自研一套系统:“”IT系统,包括6个运营系统,3个管理平台,2个技术平台。到年,美的用了近3年时间把“”系统落实在各个事业部。
美的系统,图片来自《数智革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十年后的今天回看,这是美的数字化转型的第一个阶段:标准化。方洪波也由此开启了他的下一个进阶之路:成为企业家。
3、-年,企业家方洪波:美的成为数字化转型的“范本”
企业家与“守业”的职业经理人的本质区别是,具有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能重塑和再造一个企业。方洪波再造了美的。
年,美的集团进入了良性经营循环:
营收维持在亿元左右,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从年的73亿元增长到年的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增长,从年的约亿元增长到年的约亿元;人工成本率从年的11.7%降至大约6%。
扎实的业绩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美的集团的股价进入上升区间。但方洪波没有舒一口气,反而更焦虑了。
他发现,竞争对手不再是家电同行,更强劲的对手突然出现:互联网科技公司。
年,“互联网+”时代到来,很多媒体、互联网企业都坚信互联网将颠覆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可以把每个行业都重做一遍”。小米的崛起震动了传统家电企业,3年多时间里实现了营收从0到亿元的爆炸性增长,还以投资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模式进入了智能家居领域,其生态链企业生产的智能硬件产品——电饭煲、洗衣机、扫地机器人、运动手环等,个个都是网红爆品。
让美的切身感受到互联网行业影响之大的一个例子,是线上销售渠道的兴起。美的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在年还不到40亿元,年就暴增至近亿元,年增长至亿元。
方洪波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家电产业里那些传统的经验、方式和方法都已经失效了,“要守绝对守不住,只能往前赶”。
他再次开启战略转型,趁美的还处于良性增长的阶段。
“(年战略转型)当时是壮士断腕不得已而为,那我们今天就要反思,为什么不趁经营良好的时候,就调整否定、变革发展?越是良好的时候,越要果断勇敢、敢于变革,敢于否定自己,更加果断转型。”
面对来势汹汹的“互联网+”潮流,具有国际视野、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