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现代物流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发布《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民营物流企业50强》榜单,中集世联达物流科技股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世联达)作为跨境多式联运模式代表企业跻身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中集世联达相关领导出席并进行了相关业务介绍。
多式联运成为未来行业增长新引擎
此次“中国物流50强”排名的最大特色,是以中集世联达为代表的企业在中国物流行业成长迅速,依靠自身的多式联运模式强势入榜,并拥有极大的增长潜力和优势地位。在国外发展状况参照、政策扶持和公司实力增长之下,多式联运模式或将成为国内物流行业新的趋势。
据了解,多式联运最早用于货物运输领域。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多式联运是指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从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迈进的重要抓手。早在年国务院就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多式联运。
在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年)》,提出要以发展多式联运为抓手,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发展多式联运成为中国构建国际物流一体化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并迈向交通强国的重要战略。方案同时也指出:到年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外多式联运发展更加成熟,而中国的多式联运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国内多式联运企业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中集世联达总裁胡鹏飞表示,在战略上要做多式联运行业的国际领先者,也要做多式联运行业科技的创新者,提前且持续在物流科技领域做布局,围绕物流信息化及智能物流装备加强投入。
中集世联达成立于年,聚焦于跨境多式联运业务,并以多式联运业务为核心开展布局,提供多样化的物流解决方案,致力成为中国“装备+科技”为核心的多式联运领军者。
在对中国物流行业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运输方式、货物类型、服务环节的不同,中集世联达将主营业务划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一体化”多式联运解决方案、专业物流、场站及增值服务。
“一体化”多式联运解决方案是中集世联达的基础业务,是指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运输需求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专业物流业务是依托公司的网络优势、装备优势、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及团队等优势,针对专业性要求较高、市场增长潜力高等特定行业提供专属物流服务。场站及增值服务主要围绕场站枢纽、油气、报关等物流重要环节及主要生产工具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同时赋能“一体化”多式联运解决方案、专业物流业务。
公司的三大板块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公司多式联运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服务链条上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并不断提升公司在物流行业内的影响力和优势行业地位。
“装备+科技”,中集世联达致力于成为多式联运领军企业
多式联运业务创新是中集世联达的独特优势,多式联运模式将是中国未来物流行业的主要趋势。中集世联达也致力于成为中国物流领域的多式联运领军企业,更好地为物流行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多式联运的优势明显,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衔接互通,有效减少大宗货物运输的中间环节、缩短货物运输时间,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同时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员工工作总量,并改善他们的生存现状。
多式联运的“一单制”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提升物流效率,畅通了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交换渠道。在这个意义上,随着多式联运“一单制”的实行,将提高物流链的运行效率,降低供应链的运行成本。
多式联运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标准,各个地方省政府响应中央政策,已经将多式联运纳入政府战略中。8月17日,河南省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年)的通知》明确,河南省将加快建设“一核多极”的多式联运枢纽体系,到年,建设不少于20个亩以上大型多式联运枢纽。
政策参照和客户需求攀升之下,多式联运模式将会成为物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