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的朋友们,一起来看下最近身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
1、郑州这几个小区街道,引来中央省市30多家媒体
红墙绿瓦的街边道路、干净整洁的老楼小区……随着郑州高质量推进城市建设,如今一条条老巷、一座座老楼正在“旧貌换新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启雄,市领导黄卿、陈宏伟参加集中采访和座谈。四月的郑州,春意渐浓。漫步街道,花红柳绿的风景美不胜收。媒体记者一行先后集中采访了金水区工人新村老旧小区改造、二七区“三路一园”美丽街区、绿云小区改造情况。“儿童可尽情地玩耍,老人能安静地聊天,居民幸福安乐,人人脸上挂满笑容。能够看出,这样的改造,真正改到了群众的心坎里。”采访中,大家对郑州市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卿说,近年来,中央驻豫媒体和省直各媒体站位全局,支持郑州弘扬主旋律,积极发挥媒体助政作用,为郑州的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当前,郑州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各级新闻媒体,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报道郑州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同心同向同力,在营造氛围、凝心聚力上发出更强音。
2、绿水绕城绿城美!今年郑州拟实施54个水生态建设项目
绿水绕城,绿城更美。郑州市政府近日印发《郑州市年水生态建设实施方案》,今年郑州市计划在市域范围内实施54个水生态建设项目,郑州市域水域面积将增加54.76平方公里。郑州市本级实施的重点续建项目有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潮河上游南曹村桥至小魏庄水库段生态治理工程一期、陆浑灌区水文化展示中心一期工程等4个项目。新开工的有索须河汇合口上游至弓寨大桥段生态提升工程、贾峪河生态治理工程、贾鲁河尖岗水库大坝至南四环桥段工程、西南区水系建设连通工程等9个项目。同时,开展郑州市西水东引工程、南水北调贾峪河退水闸与有关河湖连通工程、南水北调十八里河退水闸生态补源工程、小浪底水库引水入郑工程等16个项目的前期工作。郑州市各县也将实施一批水利项目。如中牟县将建设雁鸣湖万亩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26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湿地恢复、景观绿化、科普教育、科研监测、休闲设施和相关配套设施等,项目总投资8.17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
3、21年前,那个不生儿子决不下山的河南夫妇,如今怎样了?
“延续香火”,这是老一代传宗接代的思想,家族男孩崇拜是很多中国家庭的观念,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儿子,就等于断了香火。生活中就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没有生出儿子,媳妇遭到男方家庭的“轻视”。年,我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生多出了多万。20年前,有一对河南夫妇,为了生儿子,躲进了深山十几年,他们下定决心不生出一个男孩就不会下山,如今怎么样了?年,河南农民叫袁铁明,地地道道的农村人,上过半年小学。家里也就剩下了他一个男丁。刚开始家里还有五间房很多亩地,生活还算可以,他的媳妇叫谢娥,两人结婚几年,谢娥连续生下了两个女儿。而袁铁明已经生了两个,可他还是想生个儿子,怎么办?可是这一个孩子到出生的时候还是个女孩,而袁铁明的家也回不去了,村里注销了他们一家的户口。在这里他们的又生下了老四老五两个女孩,还没有男孩,最后一胎是年,他们生下了老六,不过还是女孩,这下让袁铁明绝望了,他实在是养不起了。现在的袁铁明带着一家人还回到了原来的家里,领回了户口,而家里的草早已淹没了整个房子。
4、郑州未来最宜居的辖区,二七和登封落榜,不是中原
在我国中部地区,有一个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吸引着很多人们去就业、去发展、去定居,它就是位于黄河下游的郑州市。这个夏商文明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的重要的交通枢纽,目前正在建成双米字型的铁路网,成为南北和东西中转的必经之路。郑州的位于中原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历史上曾有五个朝代定都于此,这样为这座城市留下了珍贵的财富。天地之中建筑群、少林寺、嵩山等等历史遗迹吸引着全国人民纷至沓来,一览这个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目前下辖6个区和6个县市,城区人口相对集中,每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特点。在我看来,未来郑州最宜居的区县当属目前全市城镇化率最高达到92%的金水区,而全区GDP也是全市唯一一个破千亿的区县。可能很多朋友会质疑金水区的房价几乎全市最高,很多主干道路一直拥堵,为什么还最宜居呢?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值得一提的是,在郑州这个全省一家独大的城市中金水显示出了强者恒强的局面,该区是几个主城区面积最大的区域,在接下来的规划里,向全区的东北方向发展是重中之重。
5、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真的是这样吗?
也有人说:“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这句话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为,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多远,河南的历史就有多远。河南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历史的精华浓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所以,中国古代祖先之一,就在河南繁衍生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皆源自河南。第二:中国古代众多王朝在河南建都地,这里从古至今都是政治风云舞台。这里不仅有着中国最密集的古都群,多次改写中国历史的战役也从河南打响,催生了商王朝的鸣条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渑池之会,赵匡胤的陈桥兵变,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政治事件,不断改写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历史。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农立国,地处黄河流域的河南,早在面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已经开始广泛种植谷物;上古时期用来耕种的铁农具、青铜工具也在河南诞生。综合以上种种方面,“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确实有其道理,辉煌灿烂的河南的历史,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代表中国的半部历史。中国的历史大部分都是在河南,因为那时候中国的好多朝代定都都是在河南,基本上中国的大多数历史都和河南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