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在河南中牟县召开
会议现场
中经联播5月14日郑州讯(屈伟林屈要林通讯员张继耀屈大鹏)5月13日上午由中牟县教育局主办、河南礼乐教育研究院承办的中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探索研讨会在文博小学召开。来自各地的专家、全县各个小学校长及中牟县局机关共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
本次会议特聘专家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围绕礼乐文化与道德人生为主题做了详细的讲解。杨院长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阐述:“道”就是价值体系;孔子最为看重“道”以及儒学与君子培养的观念。将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与会嘉宾倍感亲切、豁然开朗。
礼学专家吕友仁
古籍整理研究硕士、礼学专家吕友仁为大家带来了“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刍议演讲。吕友仁教授先说礼、再到礼是治国、治家、做人的第一要义。让与会嘉宾耳目一新、备受欢迎。
与会人员到现场参观教学成果
本次研讨会是中牟县教育局传统文化工程落地实施、礼乐文化特色学校教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全体研讨人员观摩了中牟县文博路小学、轩顺街小学的传统文化特色课程。文博路小学自建校以来,就将吟诵和书法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年9月,学校成立了“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中牟县吟诵合作实验区,学校成为了吟诵实验校。学校申报的特色课程《博雅古诗文吟诵》获得了中牟县特色课程成果奖。
文博路小学小学生自己值日为同学们午餐打饭
轩顺街小学把中国传统礼射文化纳入教学,践行美育,以文化育人,收效显著。学校将“礼射”融入到义务教学的体育教学、音乐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建设了全省第一个有课程、有载体、有创新、有实践的“礼射苑”,在“礼射苑”建设中,建设“礼射文化廊”,“礼射修身进德”光明大道,“礼射与古诗词”文化廊等,做到让传统与现代相融合,让礼射与古诗词相融合,让礼射与学生的品性相融合。年5月学校礼乐教育课题组成员针对进行礼乐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反思、总结,并把《礼射在小学德育中的探究实践与探究》作为研究课题,逐级上报后,引起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郑州市教体局专家组对学校也进行了实地评估,对轩顺街小学敢于尝试、引领礼射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河南礼乐教育研究院学术院长陈洁接受采访
在研讨会现场记者采访了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负责人河南礼乐教育研究院学术院长陈洁女士:在整个这次的中牟县传统文化实践和探索研讨会当中,我们起到其实就是一根线的作用。包括我们进到学校,我们并不是去否定学校原有的工作,而是在学校原有的基础上去提升,通过礼乐教育把他们学校的特色给穿起来,因为礼乐是儒学的核心,王国维先生也说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经学,经学的核心是礼学。所以,通过礼乐可以来去培养孩子涵养。让他们能做到知行合一、让孩子有远大的志向。另外立长志,我们经常说树长高,是因为它的根深才能叶茂。让一个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小学生,那么他的志向非常重要。所以礼乐文明教育,主要先从孩子的立志开始,其次是以这个习惯养成开始,让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这个学习的自主性建立起来。在接人待物上能彬彬有礼,成为谦谦君子。
轩顺街小学礼射演示
吕先生是我们中国著名的礼学家。也是国际上中国的礼学专家,虽然是82岁的高龄,但依然到中牟县来传承礼学,是希望以一己之力让更多的这些中小学的校长了解礼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德性。所以我们也是特意邀请了吕先生过来。同时我们都知道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先生是全国政协委员,也屡次在两会上提出礼乐教育的重要性。他经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说礼乐教育不进校园,那么中国人的重心就会漂移,所以他这一次也是从山东曲阜赶来,时间非常的紧,但是依然是耐心去教导我们的小学校长认知到礼乐教育的重要性。到我们的老师把五育并举,跟教学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不能只为分数。那同时他的到来跟这次活动注入了非常重要力量。因为中国孔子研究院他们主要是研究孔子文化,而孔子文化不只是一个人的文化,而是中国传统几千年来的文化,所以杨院长的到来也让我们这一次的参会嘉宾都非常的激动。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杨院长不仅是一个学术家,更是一个践行家,他在全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国内很多的一些地域,包括一些基层去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只有一个目的,让大家每一个人都有德。今天上午,杨院长也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年至今,通过大家的努力,帮助中牟县轩顺街小学打造出独特的一道、一廊、四苑的校园文化。同时还形成了这个学生的习惯养成,在这个基础上,还形成了特色教学:礼射。那么我们说射以观德,所以说通过礼来约束他的行为,通过射来野蛮他的体魄,所以让孩子真正成为一个内志正、外体直的现代少年。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更加扎实的去践行,因为文化不是飘的,也不是虚的,一定要扎扎实实。
参观轩顺街小学教学成果
陈洁告诉记者河南省礼乐教育研究院自创办以来,专注于中华礼乐文化研究与新时代日常礼仪的实践,通过研究院专家组多年的教学实践,研发出中小学礼乐系列教学体系,礼乐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体系,帮助学校更好的开展礼乐文化教育。同时开设了礼乐教育研习班、社区家长礼乐课堂、亲子课堂、家庭教育课堂等,以推动中华礼乐文化的普及,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年研究院专家团编写《礼乐文明教育》专业书籍,在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截止到年底,礼乐教育进校园系统已经陆续在北京、广西、福建、湖南、河北等省、市、县56所学校开展并实施。
中牟县轩顺街小学校长校小丽接受采访
中牟县轩顺街小学校长校小丽告诉记者:自实施礼乐文化教育以来,学校的变化非常明显,学校的校园文化美化了校园环境的同时,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因为我们依托礼乐文明教育做了很多的活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老师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教科研能力,首先是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明显的变化,学生通过里践行礼乐文明教育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时尚、更有气质。对于学校,咱这推动这个整个传统化建设以来,咱们学校的家长,我们感觉最明显的就是由一开始家长和学校的对立面,现在站到了学校的队伍里面,非常积极的参与学校管理,并且支持学校的工作,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可以说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我们轩顺街小学,在这个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我们下一步都会同河南省礼乐教育研究院结合、会从多方面具体的深入挖掘或者探索出来我们自己学校的新路子。通过一年半来的践行,我们的想法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的工作思路,在校园文化这一块儿要继续充实,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在课程建设方面,要把礼乐文明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有机地融合起来,基于核心素养,使我们的课堂能够真正的达到优质高效。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接受采访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告诉记者:今天参加了咱们轩顺街小学的各种活动,现场的观摩观看后觉得很感慨。我们中国人有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也有很深厚的教育资源。中国从近代以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反思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时候有所偏离,或者是有所疏离,甚至对于传统化有所误解。那么当我们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开始正本清源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如何进校园?如何进课堂、进课本?这是我们全国上下都很关心的问题。今天在轩顺街小学看到他们这个以礼、乐、射、舞、仪的形式来进行传统化教育觉得他们的探索非常有意义。他们抓住了我们这个礼乐文明的本质,礼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那么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