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逗
编辑
韩忠强
年开年之际,身为“家居卖场老大”的红星美凯龙,传来了或将更换实控人的消息。
1月9日,厦门最大国企——建发股份公告称,正在筹划以现金方式,协议收购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超过30%股份。一旦交易完成后,建发股份也将成为红星美凯龙控股股东,而创始人车建兴将随之让出大股东之位。
这次公告并未明确交易对价及条款,但若以红星美凯龙A股的最新市值.8亿元粗略计算,30%股权交易价格约在60亿左右。对比年曾经高达亿的市值,这个价格相当于缩水了70%。
1月11日,红星美凯龙公告称,截至目前,本次股权转让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双方尚未签署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具体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协商和确定,交易尚存在不确定性。
对于花费36年打造出红星美凯龙的车建兴来说,此次出让股权也是实属无奈。最近两年,他不仅“断臂求生”,同时也努力搞业务创新。但在时代的洪流面前,车建兴最终还是选择了出让控股权。
红星美凯龙“有救”了?
作为国内家居行业的龙头老大,红星美凯龙旗下经营了94家自营商场,家委管商场。线下庞大的商业资产,曾让不少巨头公司们眼红。在债务危机爆发后,谁会接盘红星美凯龙,更是成为家居行业的热门话题。
外界的猜测对象包括阿里等互联网巨头,还有华润等商业地产公司。直到1月8号建发股份的公告发布后,真正的交易对象才揭开谜底。
1月8号晚间,红星美凯龙率先披露了相关交易信息。公告显示,与建发股份的相关股权转让尚处于筹划阶段,该事项或最终可能导致大股东红星控股失去对上市公司控制权,而红星控股背后的实控人为车建兴。
事实上,从红星美凯龙近期的一系列减持动作来看,似乎也在为让渡控股权铺路。在这项交易公布的两周前,红星美凯龙抛出了一份3%的股份减持计划。减持计划完成后,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红星美凯龙的股份数,将由60.55%下降至57.14%。
这个微妙的举动,为红星美凯龙的控股股东之位留出了空间。一旦红星控股将不超过30%股份转让给建发股份,红星控股的持股比例将随之降到27.14%。也就意味着,未来建发股份的30%的持股比例或许刚刚超过红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27.14%的持股。
一位资本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不超过30%的股份收购比例,是国企为了不触发要约收购设置的红线,类似的手法在中交收购绿城时也出现过”。在他来看,这一次红星美凯龙的转让也是将控制权转让出去。
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收购人拟通过协议方式收购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超过30%的部分,应当改以要约方式进行。这样会大幅增加收购的难度和工作量。
目前,对于涉及到具体的交易细节,譬如,转让价格、转让股份占比、后续经营权安排等,尚没有相关披露。红星美凯龙称,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公司尚未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事项,双方尚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想仅靠这一笔交易,完全解决红星美凯龙的资金危机,并不现实。自疫情爆发后,大型家居商城都陷入了低迷期。家装消费低迷、成本端涨价等因素,让整个家装行业日子都不太好过,红星美凯龙自然也不例外。
债务危机爆发之初,车建兴就开始提前售卖资产了。年6月初,红星系将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以23.12亿元出售给远洋资本;7月,车建兴把红星企发70%的股权以40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远洋集团;10月,红星美凯龙又将子公司美凯龙物业的80%股权,以近7亿元的价格卖给了旭辉。
上述被转让出去的资产,囊括了红星系最优质的红星地产以及物业版块。在缺钱的紧要关口,这些资产大都折价转让了出去。几个关键的交易算下来,车建兴总算回笼了资金70亿左右。但距离解除债务警报,还差不少距离。
年9月份,红星美凯龙准备将其上海总部大楼抵押给工商银行上海市虹桥商务区支行,以获得4.3亿元的贷款流动资金。
但在近百亿的债务面前,几个亿的“小目标”实在是杯水车薪。而在当时,车建兴也几乎打出了所有的融资子弹,抵押总部大楼、股权质押、资产售卖等能用上的方式都用上了,红星美凯龙的债务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倒是股价和市值却跌个不停。无论是美凯龙港股还是A股,自年初以来,美凯龙的股价就持续的一路下跌。
(美凯龙A股股价走势图,月K线,数据来源:同花顺)
改善债务危机的希望,落在了红星系版块中唯一剩下的上市公司——红星美凯龙身上。而在所有可预想到的交易方案中,交由国资入股,也成了车建兴挽救局面下滑的最佳选择。
按照交易信息来看,如果红星美凯龙的股权得以顺利转让,以红星美凯龙A股的最新市值粗略计算,30%股权交易价格,或能使其回笼资金60亿左右。不过,假使这笔资金能一次性现金支付,也并不能完全让车建兴免于债务之忧。
据年三季度数据,红星美凯龙账上的货币资金为57.38亿元,而短期借款、1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合计96.17亿元。从母公司红星控股的资金情况来看,债务问题仍然不轻松。据公告显示,截至年上半年,红星控股货币资金只有3.4亿元,而其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则超过亿元。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现在的局面,交易价格的多少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国资入主带来的最大利好是增信,只有这样,后续才能利于进一步改善资产债务情况”。
尽管车建兴很不舍,但资本市场对这项交易却投出了赞同票。交易信息公布后的第二天,股价长期低迷的红星美凯龙,终于走出了一个上涨曲线。1月9日,港股的红星美凯龙一度涨近30%,最终收盘涨14.61%。
艰难转型
“创业容易守业难”,这些老话在车建兴身上多少得到了应验。作为家居龙头老大,红星美凯龙本有着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家居行业的品牌影响力和数量众多的线下门店等渠道优势。然而,这些早期积累起来的优势,却没有让车建兴顺利度过转型期。
年6月18日,红星美凯龙公司30周年盛典前夕,车建兴在集团高层会议上讲道:“以后不要叫我车总,叫我‘车车’。”那天,恰巧是车建兴的50岁生日。而那一年,也是红星美凯龙在香港上市成功的第二年。
“车车”这个别致的外号,在当时很快引起了舆论